111 阵斩施令伦,李家军的第一次正式出击

    111 阵斩施令伦,李家军的第一次正式出击 (第1/3页)

    火炮组装完毕后,

    就在队伍的两翼,缓缓推行。

    炮手在两侧,推着金属车轮,另有一人,在后面推行。

    登陆地点,距离横塘镇有4里。

    中间有一个小小的缓坡,

    这就意味着,在越过缓坡之前,彼此是看不见对方的。

    大部分人都穿上了绿营兵的军服,看起来有些滑稽。

    李郁也是,

    穿着老胡的千总官袍,有些肥大。

    头上那顶暖帽,也总是往下滑,遮住视线。

    于是,他摘下来了。

    火枪手之间,保持了10步的距离。

    队长站在最右侧,举着刀。

    鼓手敲着均匀的鼓点,给步伐注入灵魂。

    李郁观察了一下队形,

    还行,勉强算直溜。

    此时,也不担心敌人听见鼓声了。

    因为没有什么遮掩的必要了。

    这点距离,为了保持阵型,走了好久。

    直到第一队火枪兵踏上缓坡的时候,李郁的神经也跟着兴奋起来。

    炮兵们就费劲多了,

    这一趟出发仓促,没带骡马。

    全靠人推,个个满头大汗。

    还好,距离步兵阵型只拉下了100米。

    钱有胆抽出佩刀,

    “炮队的弟兄们,加把劲,一会就靠咱们了。”

    “好嘞。”

    炮手的欢呼,引来了火枪兵们的不满。

    然而,处在军阵当中,他们也不敢多言。

    若是放在平时,很容易引起口角,乃至殴斗。

    ……

    李郁没有评价这种行为,

    因为他觉得适度的竞争是好事,只要不搞成长州马鹿和萨摩马鹿那种程度就行。

    钱有胆这个人,名如其人,胆大。

    他对于火炮有种莫名的感情,据说睡觉的时候,也睡在旁边。

    经常一个人擦拭着炮筒,说些令人竖汗毛的话。

    他是矿工出身,精力充沛。

    喜欢组织手底下人扛炮筒,说总有一天用得上。

    大队人马越过缓坡后,阳光已经普照在大地了。

    横塘镇的巡逻队,

    已经发现了这支不明军队,正在鸣锣示警。

    施令伦一咕噜从床上爬起,赶紧穿甲。

    抓起佩刀,就冲出屋门。

    正好和来报信的士兵撞了个满怀。

    “施将军,镇子的西面,出现了大批敌人,约有两三百。”

    “是哪一只军队?”

    “绿营,看旗号是苏州城守营。”

    施令伦松了一口气,

    肯定是府城派出的援兵,一群乌合之众。

    他是绿营宿将,

    忌惮的是松江府的提标火器,还有八旗马队。

    其他的在他眼里,都是菜狗。

    ……

    “弟兄们,府城那帮怂货又来了,一大清早,就来送死了。”

    乱兵们发出粗野的笑声。

    大战之前,能笑的出来都是好事。

    打仗不是文人描述的那般浪漫豪迈,将士们视死如归,为了一个崇高的梦想。

    说这种话的人,拉到战场走一圈。

    保证尿都吓出来,

    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光是尸体的恶臭,血腥味,就能让人做很久的噩梦。

    施令伦的麾下,

    目前还有500多人,其中还有200是凑数的壮丁。

    这些人握着刀,正在发抖。

    “官府是不会饶了你们的,你们都杀了人,在官府眼里,就是反贼。”

    “别想着逃跑,投降。”

    “赵把总,你带一队人,督战。”

    “标下遵命。”

    被称作赵把总的汉子,是个老绿营兵。

    这种活儿,他很熟悉。

    驱赶炮灰冲击敌人军阵,消耗箭矢炮子呗。

    死了也不可惜,

    自己人跟在后面,找到机会再冲上去。

    ……

    这属于双向奔赴了。

    李家军在前进,太湖协乱兵也在前进。

    李郁见状,立即唤来了林淮生。

    “止步,整理阵型。”

    鼓手越敲越慢,逐渐停止。

    队长举着佩刀,作为标杆。

    火枪手们都向右看齐,调整了队形。

    这一次,

    有2队是装备了燧发枪,而且是线膛的。

    另外4队依旧是火绳枪。

    再次检查,点燃火绳。

    每一队都有一人携带了火把,举着在队列前来回走动。

    需要引燃火绳的就凑上去,

    这样确实很麻烦。

    李郁也看在眼里,皱了下眉头。

    得把匠作营再扩大规模,增添更多的熟手。

    军队的规模不能随便扩大,怕暴露。

    但是枪炮的生产能力要扩大,仓储火器多多益善。

    一瞬间,

    他甚至产生了买个铁矿做飞地的打算。

    ……

    砰,

    对面的太湖协乱兵,故意的放了枪。

    若是火枪兵缺乏训练,一紧张就有可能混乱放枪。

    然而,李家军没有。

    火枪依旧平端,没人乱扣扳机。

    手指搭在护圈上,平日训练若是随意金手指,要被队长短棍惩戒的。

    第一队,

    是挑选出来的精锐,用的是燧发线膛枪。

    施令伦突然有些心慌,

    骑在马上左顾右盼,四周没有任何伏兵的迹象。

    他又掏出珍藏的黄铜千里镜,观察这股“城守营援兵”。

    隔着2里,

    他感觉到了一丝蹊跷,什么时候绿营兵用上燧发枪了?

    就算是提标,燧发枪的数量也不多。

    镜头,再转向两翼的火炮。

    他的血液有些发凉,意识到了问题。

    绿营兵不可能有这么多劈山炮,还有那古怪的炮车,大清朝绝对没有。

    似乎是,踏入了精心布置的陷阱。

    他刚萌生一丝退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