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大清忠诚,日月可鉴,铁骨铮铮,你若不信,可以去告发我!

    172 大清忠诚,日月可鉴,铁骨铮铮,你若不信,可以去告发我! (第1/3页)

    王六带走了50名全副武装的灶丁,乘3艘船离开了苏州府。

    江北起事,从一开始的3000余人,转战到最终仅剩200人,投奔到了李郁麾下。

    淘汰率高达9成多,可谓残酷。

    他们的鲜血,让李郁验证了一个关键猜想。

    随机征募一批贫民,配备好合格军官,是可以速成火器军队的。

    同等兵力规模下,

    和普通绿营兵(汛兵,营兵)作战,赢面很大。

    和精锐绿营兵(提标、督标)野地作战,赢面不大。

    还可以担负城防、治安战的角色。

    这就意味着,将来一旦大规模创业,攻城略地后,精锐李家军不必分散,可专心担任野战军队的角色。

    根据军史经验,野战军一旦担负了治安军的角色,战斗力就会迅速下滑。

    李郁不希望在紫禁城敲钟之前,军队就失去锐气。

    还有反复阵地拉锯战时,可用速成火器军队顶上去,和清军打消耗战。

    只要后勤给力,损失一批就可再补上一批。

    步兵军事领域的尝试,已经逐步闭环!

    正在他沉思其他问题的时候,林淮生来了。

    带来了他此次作战的心得总结,当然了,不是他自己写的,是口授,旁人代写。

    他虽然在岛上接受了一些扫盲教育,认识了几百个汉字,但不会写。

    算是达到了李郁的最低要求。

    统兵在外作战,起码看的懂军报。

    “淮生,我给你找个识文断字的女人吧?以后,再写汇报就方便了。”

    “属下听主公的。”

    “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有什么想法尽管提?”

    “属下是个粗人,只知道主公给我安排的,一定错不了。”

    李郁笑了,过两天让胡灵儿关注一下此事。

    如果可以的话,从自己的义女当中挑选一个。

    年龄不是问题,成功男人从不介意年龄差距。

    林淮生的地位很关键,李郁准备把麾下的陆上武装力量大部交给他统帅。

    只有近卫军团,必须是自己亲领。

    ……

    “淮生,我准备开设一所步兵士官学校。你挑选300人,作为第一批学员,要求是打过仗,见过血,冷静型的。”

    “主公放心。”

    送走了林淮生,李郁信步由缰,在西山岛上散步。

    太湖茫茫,若是天气晴朗爬上山峰能看到十几里外。

    环岛游弋的小型巡船,白帆点点。

    “千里镜。”他伸手道。

    亲卫连忙奉上,随即后退一步,保持沉默存在。

    镜头里,远处偶尔还是有商船的踪迹。

    这让李郁皱起了眉头,有一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不爽感。

    “备船,去知府衙门。”

    一个时辰后,抵达府城盘门。

    亮明身份,城门官立马开启水门,并且单膝跪迎。

    李大官人的牌面,就是这么大。

    盘门比较特殊,是水陆城门,船只可以直接驶入。

    府衙的大门,永远对李郁敞开。

    黄文运最近心情不错,虽然江北一团混乱,可那关我p事。

    巡抚死了,可那也不是我的错。

    根据属地原则,最严重也就是砍了扬州知府、松江知府的狗头。

    “李贤弟,最近可是乐不思蜀啊?”

    “承蒙府尊挂念,最近实在是慵懒,不愿理事。”

    “年轻人还是当以事业为重,要节制。”

    “谨遵伯父教诲。”

    ……

    李郁再次实践了土特产原理,黄文运一边伸手笑纳,一边重复“下不为例”。

    没人觉得这一幕滑稽,只觉稀松平常。

    “对了,伱来一趟是有什么事吗?”

    “我想在太湖禁渔。”

    “啊?”

    黄文运差点没转过脑筋来,不过很快就悟出了这里面的玄机。

    “你是想征税吧?”

    “府尊英明。您若不能为督抚,这大清就没有天理了。”

    “哎哎,言过了,僭越了。说正事吧,禁渔,就约等于禁船,是这个逻辑吧?”

    “对,渔船商船,片板不得下水,除非交了税。”

    黄文运笑了,伸出一个巴掌,张开手指:“五五分?”

    “为朝廷分忧,一半的银子解送京城。”

    “是啊,如今漕运堵塞,京城怕是缺粮又缺银。”

    “粮食体积大,可银子体积小,可以不等漕运通畅。如此一来,大人定能获得圣心!”

    “妙,妙。明日起运?”

    “大人英明。”

    俩人说说笑笑,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太湖协中毒的蹊跷事。

    黄文运是九江人,毗邻长江。

    他话锋一转就点破了真相:“本官前些日子找来案卷,仔细琢磨,猜测或是中了河豚之毒。”

    李郁故作诧异,震惊脸:

    “世上竟有如此冷僻的毒物?”

    “江面上讨生活的人都知道,其他人就未必了。”

    说到这,黄文运突然盯着李郁:

    “李贤弟,你怎么看待如今本省的乱子?”

    “不在其位,则不谋其事。打打杀杀的,只要挨不到我,我就不看。”

    哈哈哈哈,黄文运仰天大笑。

    “说的好。你若是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