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乾隆:朕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235 乾隆:朕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第3/3页)

    直到仕途兜兜转转,多年以后才猛然醒悟,只可惜须发已白,只能写进书里,希冀下一代能少走弯路。

    不过,刘千在城中混的很滋润。

    衙役们见了,都恭敬的尊称一声:牛老爷。

    牛老爷有钱还大方。每次巡逻路过,上门登记就没让人空过手。大家伙总能捞点散碎银两花花。

    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坏人?

    ……

    圆明园,

    一骑冲入,马蹄声铮铮。

    这很不寻常,不合规制。太监宫女们都连忙躲开到道路两侧,生怕被撞飞了。

    冲到福海(园中的一个大湖)边,勒住骏马。

    几乎没有停顿的下马,冲到殿外就是一个漂亮的滑跪。

    门口的太监连忙接过,低着头送进去。

    乾隆紧张了起来,连带着于敏中也心跳过速。

    “皇上,江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拆开。”

    总管太监秦驷利索的拆掉火漆,取出里面的纸。他的心咯噔了一下,因为纸上竟然有血迹。

    给皇上的密信竟敢如此失礼,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败了!

    富察.明亮带着几百号残兵,在九华山被追杀了几十里才甩掉了追兵。匆忙之下,在家奴的背上写了这份军报。

    又浪费了三天时间,才通过安庆官府递送出去。

    乾隆仅仅看了两行字,就头晕目眩。

    扶住了桌子,稳住身形。

    “皇上~”

    秦驷心疼的伸手扶住老皇帝,却被狠狠甩开,吓得他连忙跪在地上。

    乾隆看完了全部200多个字,纸飘落在地。

    于敏中连忙捡起浏览了一遍,脸色煞白:

    “这,这怎么可能。”

    “诸位臣工,咱们的大清遇上麻烦了。火器营和西山健锐营一万多人在江南全军覆没。明亮几乎是只身逃出,人此刻在庐州衙署待罪。”

    殿内所有人的脑袋都嗡的一声,麻了。

    帝国最精锐的一万余八旗军队,没了!

    ……

    “皇上,那可是去年刚刚从金川战场凯旋归来的百战精锐啊。怎么会~”

    乾隆疲惫的坐回椅子里,感觉浑身精气神被抽空。

    眼神空洞,说道:

    “朕从一年前,就隐隐觉得江南一带有什么不得了的可怕东西在活动。到了今日,朕才明白,这可怕的东西是个落榜书生,他叫李郁!”

    殿内很安静,一群大臣跪着,但是上身笔挺,昂着头听圣训。

    努力的展现自己的骨气!

    还有冷静!

    国难见忠臣,这可是刷脸的好时机。

    乾隆用一种恍惚的语气说道:

    “朕冤枉了太湖协副将施令伦,错怪了施家。他根本不是反贼,而是被反贼和当地官府一道给逼反了。”

    “下旨给施令伦平复,追授江南提督。施家的侯爵位置,恢复!挑选一二得力施家子孙进京,朕还要重用。”

    “明亮他自囚在庐州府大牢,向朕请死罪。诸位说说,怎么处置?”

    于敏中赶紧说道:

    “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毕竟是富察氏的子弟。”

    “是啊,富察氏满门忠烈。”

    乾隆点点头:

    “明亮罚俸1年,降为三品城守尉,仍在军前效力。”

    “调集陕甘、山东、河南、直隶绿营4万人,组建江北大营。”

    他心中有句话没好讲出来,满人流的血够多了,不能再冲在最前面了。该让汉人蒙人为大清做出点牺牲了。

    “钱峰卸任钦差,不必回京,就让他担任江苏布政使兼两淮盐运使,负责为江北大营筹措粮草军饷。”

    于敏中心想,朝廷遇到难事了,孤臣直臣们的话语权就大了。若是天下太平,钱峰这小子指定要在某个边陲县城默默待到死。

    “请皇上示下,江北大营驻地设在哪里?又让何人统帅?”

    ……

    乾隆还未来得及开口,殿外又传来了马蹄声。

    由远及近,然后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进来。

    “皇上,两江总督的加急军报。”

    乾隆深吸了一口气,说真的,60多岁的老头了,吃不消这么接二连三的被打击。

    “奴才李侍尧泣血奏报,京旗援兵一战尽墨,贼势滔天,江宁如大海孤舟危在旦夕。贼据紫金山,昼夜炮击,城破只在旬日之间。奴才世受皇恩,当与江宁同沉。城在,奴才在,城破,奴才死。”

    随信而来的,还有一缕表达死志的头发。

    乾隆闭上了眼睛,只有出气。

    一旁的总管太监秦驷又想召御医,又怕被骂。急的满头大汗,只能求援似的看向于敏中。

    然而于敏中老神在在,宛如泥塑,绝不多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