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两方谈判,适度肥对方个人,可损对方集团利益

    240 两方谈判,适度肥对方个人,可损对方集团利益 (第1/3页)

    抚远大将军亲临战场,洞庭湖水师和岳州营很快就凑出了上千人的选锋。

    战船刚一靠岸,众人端着火绳枪弓箭和刀矛,嚎叫着冲向5里之外的白莲辎重大营。

    清军士气大振!

    白莲惶惶不安!

    洪圣帝也知道大营不可有失,人一至北岸就调集了大批兵力拦截,同时拼命的转运粮草。

    而久攻不下的清军,则是从船上卸下了火炮,用炮弹打开了白莲的长矛军阵。

    武昌城中清军也趁机杀了出来。

    陈辉祖如此敢担当,是因为他站在城门楼子上望见了阿桂的大纛。担心如果不积极出战,可能会被阿桂迁怒。

    湖广总督虽然位列封疆,可在首席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加抚远大将军节制5省兵事的阿桂面前,他是小人物。

    白莲一败涂地,十几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

    更要命的是由于江面被清军水师控制,大军被一分为二。

    洪圣帝在江北率主力残部往襄阳方向逃命。

    而张厉勇部却陷在了长江南岸,而且眼瞅着江边停泊的船只被清军火烧连营。

    “大哥,怎么办?”

    “没得选了,让新兵殿后拦截,咱们自己训练的那个万人队往南走!带上粮食,其他什么都不要了。快,快,快。”

    ……

    如果此时,阿桂手里有一支两三千人规模的骑兵,他就有把握全歼白莲残部,把洪大昌的首级砍下来。

    只可惜,他拥有的是一支水师。

    水勇作战远远不如陆勇专业,步卒可以击溃敌人,骑兵才能全歼敌人。

    阿桂深感遗憾,只能下令成都驻防八旗副都统歧征和洞庭湖水师总兵沙拉克巴各率6艘战船,沿着水路扩大战果。

    尽可能的杀伤敌人,尤其是那些狼狈逃跑的民船务必要全部击沉,让白莲彻底失去利用水运的能力。

    俩人心知肚明,沿途只要见到船,甭管是白莲的还是百姓的,全部击毁就是了。

    执行上级命令,要学会自己领悟。

    而半个城被淹的武昌城,终究是守住了。

    陈辉祖率领文武官员,亲自出城跪迎阿桂。

    搜罗了银库底子,加上士绅的自愿捐输,设宴几百桌犒赏三军。而报捷的折子,经过全城三品以上官员联合署名后火速发出。

    陈辉祖嚎啕大哭:

    “臣等死罪,太久未曾让圣颜舒展,龙心大悦。臣等羞愧,恨不得自投汉水。”

    一众武昌文武,都捶熊顿足,十分自责。

    阿桂也跟着默默垂泪,长吁短叹,袖子遮脸。

    总督府外站岗的一兵丁,心中好奇,忍不住小声询问:

    “里面是谁死了吗?”

    吓的同伴脸色发白,哆嗦着警告他说:

    “不许胡说,被人听到了是要掉脑袋的。大人们的事,你不懂。”

    ……

    江宁城,

    坐着吊篮入城的信使终于松了一口气,释然的把圣旨交给李侍尧。

    这一趟比他预料当中容易的多。

    只要避开两三处贼兵大营,还有定时巡逻队就好了。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铁壁合围,水泄不通。也没有枪炮齐鸣、蚁附攻城,

    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40两赏银拿的很轻松。

    而李侍尧看完密旨后也一改往日的颓废,重新恢复了封疆大吏的雍容自信。

    明辨的变化,落在匆匆赶来的心腹亲兵队长眼里。

    小声询问道:

    “主子,可有好事?”

    “嗯,皇上密旨,江宁可失,本督却不必殉城。两江的一摊子事,还需要本督扛起来。”

    亲兵队长肃然起敬,恭维道:

    “圣恩优渥,主子当保全有用之身,忍辱负重撑住这东南危局。”

    李侍尧点点头,

    心里默叹:日子这么好过,谁想死啊,如果可以的话,120岁都嫌短。

    不过皇上刻薄寡恩,一定要把好他的脉。

    必须是贼兵疯狂攻城,城防力不可逮,然后杀出重围才是可以原谅的,几位军机还有苏皖巡抚要笼络住,让他们证明自己是称职的。

    然而密旨有一句话,阅后毛骨悚然:

    “若事不可为,当毁掉江宁精华,粮秣财富军械绝不可留给贼兵,切切~”

    ……

    “师爷回来了吗?”

    “回主子,人在签押房候着呢。”

    “让他到书房来找我。”

    师爷秘密出城,只代表他个人和城西水师刘姓贼酋谈判,能招安最好,不能招安至少也稳住大局。

    师爷低声说道:

    “东翁,这位胡雪余还是可以沟通的。”

    “哦?快讲讲。”

    “胡先生曾经在多个衙门做过师爷,资历老,做事慎。对了,他乃是绍兴人。”

    李侍尧焕然大悟,绍兴师爷说话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