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本土版的“大阪师团”,第一次出征!

    291 本土版的“大阪师团”,第一次出征! (第1/3页)

    以6磅炮的重量,配合炮车两侧的包铁木轮,在平地缓缓推行没有问题。

    抵达城下2里之内时,9名炮手倒在了途中,还有1门火炮的车轮被击中歪斜倒地。

    “装填,瞄准。”

    军官大吼着,抽出佩剑对准城墙。

    这一幕,看的九江总兵常贵仁直冒冷汗。

    他不知道该下令继续集火轰击那门被层层防护的重炮,还是这些明显来者不善的轻型火炮。

    就在他犹豫的片刻,

    旁边的青砖垛口中弹,碎裂。

    碎砖喷溅,周围的几名绿营兵惨叫倒地。

    在防御战和海战当中,直接死于炮弹的人实际上不多,大多数是死于炮弹溅起的砖石屑、木刺。

    高速飞行的实心弹赋予了这些平平无奇的碎屑极高的速度。一旦刺入人体,立马造成恐怖的伤亡。

    ……

    吴军炮手们透过这种很直观的瞄准标尺,击中城墙垛口的概率高达7成。

    彭泽城墙上的清军心理崩溃了。

    他们无法理解,火炮怎么可能打的这么准?这玩意不应该是信仰轰击吗?

    一名绿营炮手离开了自己的炮位,抱着头躲在一处箱子后面。

    嘴里哭喊:

    “贼兵炮手肯定贿赂了天上的神仙。”

    “我就说打仗前得集体拜一拜大将军(清军习惯称呼,代指重型火炮),祭点酒水,猪头,再烧两挂黄纸。他们当官的就是不信。”

    “瞧这运气,吴军起码献祭了8个猪头。”

    ……

    话音未落,

    第2轮炮击接踵而至。

    残存的垛口,几乎被一扫空。

    碎砖块覆盖了所有活人,惨叫声此起彼伏。

    这名倒霉的绿营炮手额头汩汩流血。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一根长长的木屑刺入了他的腹部。他感觉到了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靠着大炮嘀咕道:

    “我还是太保守了。吴军献祭的肯定不是猪头,应该是牛头、马头、十年陈汾酒,还有好多漂亮姑娘。”

    彭泽县清军的反击火力已经微弱的不堪一提。一面城墙的垛口几乎全部被击碎,城门楼子倒了一半。

    偶尔有敢探头反击的清军,立马被枪炮击毙。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很明显了。

    彭泽县完了。

    ……

    李郁在千里镜中目睹了这一轮炮击,很是欣慰。

    “有了火炮直瞄装置,就好似大炮上了刺刀。”

    众人大声附和:

    “王爷英明。”

    郑河安更是兴奋的请战:

    “王爷,下官愿当先登。”

    “郑将军不必冒险,本王的兵轻易不爬墙,只需堂堂正正的入城。别忘了咱们的攻城利器!”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门刚刚到位的巨炮。

    炮手们正在卖力的装填。

    过程很安全,也很熟练。

    40斤的药包载在小推车上,椭圆体,3个。

    320斤的炮弹是最难装填的,需要简易机械的协助才能保证从炮口缓缓滑入。

    费时,费力。

    李郁亲眼目睹,一个炮手因为不慎被机械钢丝割断了几根手指,惨叫着被抬了下去。

    ……

    “开炮。”

    一声沉闷的巨响,周围的人只觉耳鸣,心悸。

    320斤重的铁球狠狠砸在了城墙上,动静好似地震。豁开了一個8丈宽的口子,漫天的碎砖雨点般掉下。

    九江总兵常贵仁踉跄的扶着头盔,他刚被一个碎砖块砸到了,脑袋发懵。

    这个结局他一点都不意外。

    普通绿营兵不知道吴军有什么利器,他却是一清二楚。

    杭州都扛不住这巨炮的轰击。彭泽县这种区区县城,何德何能能扛得住?

    他拔刀大喊:

    “不许跑,在城中依托房屋和贼兵巷战。”

    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绿营兵都是灵活的,为了那1两5的饷银,玩什么命?

    巷战?战你个头啊。

    ……

    冲入缺口的第2军团火枪队压根就没遇到什么硬点子。

    仅仅在县衙遭遇了九江镇标的顽抗。

    杨遇春率领一营甲士,精良板甲配合长矛,很快击溃。

    清军兵败如山倒。

    巷战成为了泡影,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逃跑。

    常贵仁早就打马从另一处城门跑了。他才不傻呢,彭泽县城摆明了是弃子。从上到下就没人指望能够守得住。

    他兵败而逃也不至于被八旗兵执行军法。

    主将带头,其余人自然是有样学样。

    第2军团没有急着追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