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乾隆: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以西毒攻吴毒吧~

    483 乾隆: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以西毒攻吴毒吧~ (第2/3页)

军事角度是正确的。

    如果不跑,

    他曾家11郎全得埋于斯,下辈子长沙人。

    ……

    兀思买没有继续发起进攻,

    客团伤亡1800余人,还要分出人手看押俘虏,麾下兵力不足。

    攻城器械和火炮损失也不小。

    面对岌岌可危的长沙城,

    他只能干瞪眼!

    要求袁州府各县巡警署,派人来接俘虏。

    俘虏营共计8000余人,以年龄和健康为参考做简单甄别,

    一半原地看押,准备在下一次攻城战中合理消耗掉。

    一半作为资产,遣送江西。

    萍乡煤矿、赣江水利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老规矩,

    老实干3年,可获自由。

    ……

    至于说,

    陛下当初将江西绿营俘虏安置在铜陵煤矿期限是2年,如今却变成了3年?

    属于背信弃义吗?

    当然不算。

    这叫此一时彼一时,吴国势力在扩张,条件自然也要跟着变化。

    ……

    河南南阳府。

    一个新问题摆在了乾隆面前!

    是否要将驻扎在江汉平原的蒙古马队10000骑,撤回中原?

    围绕这个议题,

    朝堂内纷争不算。

    撤,可以保住这支军队。

    不撤,打得赢吗?

    乾隆头疼的还不止这1件事,京城粘杆处每隔10天送来一份“嘉亲王每日活动注”。

    永琰这个老实孩子,如今做事一点不老实。

    在京城忙着抓权,培植亲信门人,到处笼络人心。

    蠢的挂相!

    拿下永琰?以后皇位还能传给谁?

    坐视不理?太上皇能善终吗?

    正在他无比纠结狂躁时,

    云贵总督章佳.阿桂的折子到了。

    ……

    乾隆仔细读了3遍,然后召来了和珅,让其阅读。

    “和珅,你怎么看?”

    “奴才不懂军事,一切都听皇上的。”

    “那你怎么看阿桂的收缩战略?”

    “奴才也、也认为或许是对的。”

    乾隆突然暴躁:

    “你不要和朕说或许这种模棱两可的词,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奴才错了。”

    不知为何,

    和珅的言语总能让乾隆觉得平静。

    沉默了一会,

    和珅低语:

    “皇上,武昌那边也送来了一些折子。”

    “王杰?他、他不是殉国了吗?”

    和珅悲戚:

    “想来是王杰在破城之前的绝笔。”

    ……

    送信人是荆州府监利知县,受赵庄文委托。

    此时,

    这位小小的七品知县,战战兢兢跪在御前。

    乾隆在外臣面前,

    依旧威严无比:

    “监利县,这些书信是谁给你的?”

    “回皇上,王巡抚在武昌英勇殉国,他的一位关门弟子冒死逃出武昌,南下至监利县时此人身染重疾,不得不将此事委托给下官。下官,下官~”

    和珅察言观色,

    “监利县,你先下去吧。”

    “嗻。”

    监利知县松了一口气,

    他是有私心的,借送信之机离开危险的战区不算擅离职守。

    理由充分,动机光明。

    ……

    反正是赵庄文委托的。

    折子、书信一应俱全。

    再加上孝敬和大人的8万两银子,这关就算过去了。

    8万两!

    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攒了2年,如今双手奉送出去,颇有些肉痛。

    但能保住性命就很好了。

    监利县,位于荆江北岸,位置要害。

    往上游走200多里就是荆州城,妥妥的兵家必争之地。

    ……

    此时,监利县城上已经插上了第2军团的灰狼旗帜。

    第2军团兵临城下,

    城中没有组织抵抗,

    因为知县带头跑了,剩下的属官和本县士绅一合计,干脆开城投降。

    吴廷在广东的规矩,已经传开了。

    消息灵通的官绅们都知道:

    “凡天兵所至,城池稍有抵抗,破城后,尽诛官绅,朱门无一幸免。开城投诚,全部赦免,吴廷不翻旧账,只观后效。”

    李郁拟定的这一规则,效果斐然。

    若像李自成、黄巢那样,会引来士绅集体的疯狂反扑,阻力太大。

    怀柔放过?

    既有损国库,又不能震慑人心。

    现有规则处于残忍和宽仁之间,踩到了平衡点。

    纵然吴军将武昌士绅全部抹掉,也没有激起监利县士绅的同仇敌忾。

    ……

    吴军进城~

    当天,

    全城官绅集体割下辫子,积极交纳数量不等的“悔过银”和亲笔撰写的悔过书,集体向东拜了吴皇。

    随2军团一起行动的1正4副五位文官,喜笑颜开,立即上岗。

    陆军部派遣的巡警署长也同时上岗。

    监利县,海晏河清。

    官绅们凑了银子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