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 极度怕死的第4军团,英勇的向襄阳发起了进攻~
488 极度怕死的第4军团,英勇的向襄阳发起了进攻~ (第2/3页)
虽然湖广战役的主帅,陆军大臣林淮生的军令已经抵达好几天了。
但是,
4军团做到了重压之下,不慌不忙。
将林总“务必加快速度,取襄阳后挥师南下,围堵蒙古马队”的军令完全抛到脑后。
专心的研究步炮协同。
草稿纸用了一打又一打,茶喝了一碗又一碗。
4人抬着臼炮,反复演练爬山。
勤务营还打造了特制炮锄。
张老三每天瞅着这帮另类的军爷,找了一处坡度近似的山坡反复练炮锄,
人为营造水平面~
还特么一本正经的炮击。
好几次,
因为后坐力,臼炮人仰马翻,咕噜噜滚下山坡。
此情此景,张老三笑的流眼泪~
不知为何,
他总觉得4军团这帮军爷脑子不太正常。
……
第1次试探进攻,
在傍晚时分,
半个太阳隐入地平线时突然展开~
驻守虎头山的前御前2等侍卫良顺,狐疑的望着浩浩荡荡杀来的吴军。
心里嘀咕:
“吴贼脑子没进水吧?”
夜间不打仗,雨天不打仗,几乎是军事常识。
就和“兵家必争之地”一样,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违背,
不能说一定失败。
但失败率高达99%。
就像邓艾翻越崇山峻岭奇袭蜀汉,可能事后再来一百次,也无法复刻成功。
……
乌泱泱的第1派遣军炮灰没有穿甲,也没有阵型~
散开了,
乱糟糟的冲锋。
2000人里面混杂着50多名第4军团的步兵。
冒着清军炮火冲锋~
仰攻时,
更是遭遇了山顶清军火绳枪和弓箭的反复打击。
尸体一具具滚落~
3名徒手步兵冲到早就看好的位置。
1人抄起工兵铲,咔咔掘地。
“好了。”
另一人将拎着的木桶里调好的水泥灌入。
“下炮锄。”
铁制炮锄楔入灌满水泥的坑。
……
拿工兵铲的人刚想微调一下水平位置,却被一发霰弹命中脑门。
人一声不吭,顺着山坡滚落。
其余2人愣了半秒钟,
默默调整了水平位置。
然后吼道:
“撤。”
一直在千里镜里观察的后方友军,鸣金收兵。
攻击阵型好似退潮。
只留下了100多具尸体静静的躺在还带着阳光余温的土地上。
良顺透过炮台垛口,望着远去的黑线。
大骂:
“这帮狗曰的干嘛来了?”
旁边一名绿营炮手凑趣道:
“旗爷,这些刁民找砍头来了。”
“哼~”
……
骂归骂,
良顺这种出身必须是大清铁杆,与国同休。
他在回到砚山主寨之前,
再三反复检查了炮台防务,
叮嘱炮手:
“多用霰弹。”
“铅弹不够,就自己融,还不够,石子也能凑合。”
炮手们望着正在哐哐砸石头的几个苦役石匠,心想原来是这么回事。
就地取材。
……
清廷经营襄阳许久,
苦心孤诣,用石块和糯米红糖浆修筑了砚山军寨,一大一小。
虎头山是小,面积只有主寨的三分之一。
驻军700人,来自西北绿营。
次日清晨,
驻守虎头山的清军被急促的铜锣声惊醒。
伸头一看,
麻了。
黑压压的吴军,已经摆出了进攻阵型。
最前头是刀盾甲士,后面是红黑军服步兵。
……
一名脸色黑红的清军千总扯着嗓子,
激励:
“弟兄,不要慌。都是爹生娘养的,挨上一枪子都得死。他们仰攻,没法使炮~”
“良顺大人说了,打退1次吴贼进攻,就赏银10000两。”
1名绿营炮手问道:
“弟兄们要是打退10次?”
“10万两!”
“大人,那帮当官的不会赖账吧?”
千总噗嗤笑了,
指着远处的襄阳城:
“赖账?”
“少1两,老子就带着主寨的弟兄们把大炮调个头,把襄阳轰成烂怂。然后,投吴去。”
……
众人振奋,
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战前准备,将火药炮弹搬运到大炮旁。
火把挨个点燃~
默默注视着底下的吴军。
清廷从西北绿营抽调了1200绿营兵,以其中700人驻守虎头山军寨。
西北长期有战事,
从大小和卓到准噶尔、还有马匪~
西北驻军长期处于战争当中,老兵比例大。
就像现在,
指挥的千总,怎么都觉得信心满满。
躲在坚固的军寨里面,用大炮和火绳枪弓箭抵御爬坡仰攻的敌人步兵。
……
“开炮。”
炮弹呼啸着砸向山下,居高临下,射程大为增长。
冲在最前面的派遣军方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