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0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0节 (第3/3页)

的,前世从未生过冻疮的林远秋,突然悲催的发现,自己两个小指头上已有冻疮长着了。

    好在族学马上就要放假了,自己可以趁着这段假期时间,把手好好捂一捂,不然到时破了皮,就有的难受了。

    ……

    放假后,林远秋除了和三哥四哥出去打了一场雪仗,就没怎么出过门了。

    不是冻疮的原因,也不是自己怕冷,实在是王夫子给他们布置作业有些多,除了每天背读三百千,剩下的就是写毛笔字四十张,四十张啊,整个年假也才二十六天呢,若是不抓紧一些,肯定很难完成。

    林远秋给自己定了一天两张的量,至于写字的纸,用的依旧是高掌柜送的那些,而族学奖励的那一刀,林远秋准备全用到抄书上,如果可以,他准备接下来的四书五经,自己都抄上一本。

    这样就不用再担心买不起书的事了。

    冯氏也坐在炕桌边上,手里拽着彩线一针针绣的飞快。

    她已经绣好了六双鞋垫,准备明日就拿到镇上去看看,对了,还有二嫂做的两只荷包和大嫂打的络子,也都准备一起拿到铺子里问问。

    自周氏学刺绣再次被扎手后,冯氏就直接教她打络子了。

    说来也奇怪,学刺绣费劲的周氏,在打络子上却是手巧的厉害,这不,才学了半个时辰,就能单独把一根络子给编下来了。

    这下可把周氏高兴坏了,学刺绣带来的郁闷一扫而光,直说自己这叫东边不亮西边亮,算是真本事用对了地方。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周氏一有空就打络子,一有空就打络子,很快就打出三十多条来,直到把买来的络子线全打光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这两天,周氏都盼着来个好天气,这样她就可以到镇上卖络子去了。

    林远秋把写好的字小心移到了炕上,转身准备再去拿张纸过来,却看到林三柱正不错眼的盯着他写的字瞧。

    林远秋正纳闷是不是字上的墨化开了,结果就听林三柱说道,“孩他娘,你说要是把咱狗子写的字绣到鞋垫上,会有人要吗?”

    ……

    第19章 绣品

    “绣字?”

    冯氏一愣,在娘家时,她可是做了不少绣活,只是她绣过花草,绣过虫鸟,却还从未绣过字呢。

    “对啊,就是绣字!”

    林三柱有些兴奋,刚刚他也只是顺嘴一说,可现在,林三柱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可行,这不,就连绣些什么字,他也已经想好了。

    “咱们就让狗子从书里挑些讨彩的字做绣样,到时肯定会有人买。”

    冯氏听后顿时眼睛一亮,立马明白了相公说的意思,她忍不住连连点头,道,“相公你这主意好,咱们就绣讨彩的字,也不拘鞋垫,那帕子荷包钱袋上统统都可以绣,对了还有扇套和笔袋,到时一准好卖,哎哟,相公,你可真聪明啊!”

    冯氏信心满满,她虽不识字,可只要有字样给她,不管有多复杂,她保证都可以绣出来。

    听到媳妇夸他聪明,林三柱嘴角差点咧到天上去。

    自己当然聪明了,不然他家狗子的一刀纸怎么得来的,还不是随了他这个聪明的爹。

    既拿定了主意,接下来就是准备绣样了,夫妻俩齐齐朝儿子看去。

    林三柱问道,“狗子,你们书上有没有啥意头好的字啊?”

    “对对对,就是像那种掌柜发大财,掌柜行大运的字。”

    林三柱朝冯氏翻了个白眼,“啥掌柜发大财,啥掌柜行大运的,你以为编讨饭词啊,我说你别瞎拿主意,还是让狗子帮着挑吧,咱们狗子可是读书人,肯定比咱俩懂得多。”

    不知为何,说到“读书人”三个字时,林三柱心里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

    冯氏一听,觉得相公说得挺对,自己还是听听狗子怎么说吧。

    而此时的林远秋,还没从便宜爹的好主意中回过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