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33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33节 (第1/3页)

    刚刚听到爹(大伯)说柿子捂熟了,所以林远枫和林远松放下斧子就过来了。

    见两个孙子过来,吴氏从炕上拿了一个红柿子递给了林远枫,“喏,你俩也尝尝,可甜了。”

    这颗柿子与先前那个比起来,摸着要稍微硬一些,不过掰开之后,吴氏就看到,里头的果肉也已经熟了。

    果然,吃进嘴里甜丝丝的,林远枫舔了舔嘴角,一点都不觉涩口。

    而尝了甜柿子的林远松,则转身出了房,他得先去把院门关上,别这时突然有人上门来,到时被他们瞧见自家在吃柿子,那可就麻烦了。

    不多会儿,周氏刘氏,还有冯氏,妯娌三人手里拿着绣活,也都过来了,是林远枫去喊的她们。

    自家里有了做绣活的营生后,现下家中大事,老林头和吴氏已习惯与儿子媳妇一起商量。

    老林头觉得,商量的人多了,想法子和出主意的人肯定也多。

    再则都是家中一员,自然都得担起责任来才行。

    “爹,明日咱们就把黄了的柿子全摘下来吧,等捂熟了,我跟二弟就立马挑到镇上去卖,这可是独一份的买卖,指定能卖个好价钱出来。”

    林大柱有些激动,有了这个捂柿子的好法子,自家卖柿子的时间,最起码能比别家提早了二十多天。

    可别小看这提早的二十多天,若是卖好了,五、六两银子是肯定能挣出来的。

    显然林三柱不是这样想的,他还记着一个个甜糯糯的柿饼呢。

    再想到,自家拢共六、七棵柿子树,若全把果子捂熟了卖,那做柿饼的果子不是没有了。

    再则,这捂柿子的法子如今只有自家知道,而大哥和二哥挑着柿子到镇上时,族里肯定有人瞧见。

    届时人家问起你家的柿子为何早他们这么多就能卖了,自家到底说还是不说。

    大家都是林氏族人,不说肯定得罪人,说了他们岂不是白忙一场。

    依林三柱的想法,倒不如把柿子全做成柿饼卖。

    一则柿饼肯定比柿子更招人稀罕,到时卖多少文一斤,自然全由自家说了算。

    再则,比起新鲜柿子,柿饼更容易存放。

    最主要的是,还不易被人察觉,这东西就跟果干似的,可以十几二十斤的装在一个布袋,一点不用担心会被压坏啥的。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会被别人看到,哪怕你直接提着布袋坐牛车到镇上,同车之人也只会以为袋子里装着花生,或是豆子啥的。

    林三柱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说了。

    在听到三叔说家里只有六、七棵柿子树时,林远松立马想起,后山上不是还有好多野柿子树吗。

    想到这里,他忙开口说道,“三叔,咱村后山可有不少的野柿子树呢,明日我和大哥就去山上看看柿子黄了没。”

    先前之所以没人去山上摘,那是因为山路难走,熟透了的柿子实在不好往下拿,每次还没到山脚,背篓里的柿子就一大半破了皮,哪怕用草垫着,也好不了多少,所以村民们都懒得白费这个力气。

    而现下,既然自家有了捂熟的法子,那么他们就可以直接摘了硬硬的柿子下来,这样,背着下山就不成问题了。

    ……

    第32章 委屈

    对于三儿子的话,老林头是很认同的,他已活到知天命的年纪,自然经历过不少事。

    而经历的事多了,知道的肯定也多,也明白,老三的话绝对没有说错。

    就像他说的,若老大老二挑着柿子出门,肯定瞒不过村里人的眼。

    到时众人都上门来问法子,自家若是不告诉他们,肯定会把村里人都得罪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