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68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68节 (第1/3页)

    此次院试有近两千的参加人数,从亥时开始,学子们就开始依次进考棚了。

    林远秋很快找到了与自己互结的四名横溪镇学子。

    而后是廪生唱保,确认无误后,五个人就被带到几个搜子那里,然后从人到考篮,都一一收检了一遍。

    等到了号舍,已差不多快子时了。林远秋没再耽搁,用抹布擦去板上的灰尘后,再用力把木板取下,而后与另一块木板合并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躺在上头睡觉了。

    到底还是个小孩儿的身量,躺在木板上头时,并不用曲着腿,林远秋找出一件薄衫盖在肚子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几日考生们的吃食,全都由府衙提供,至于饭钱,早在报名的那日就已经收取了。

    等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

    衙役们把试卷发了下来,这一场考得是帖经,到底是院试考试,林远秋发现,考题的内容基本来自尚书和周易,还有论语,算是有些难度了。

    林远秋先在稿纸上把题目一一解答,等检查没发现有错漏的地方后,再誊抄到了答卷上。

    在抄写时,林远秋尽量把字写得工整一些,这可是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的做法,想来任何一个考生都不会错过的。

    等把帖经部分做完,已到了饭点。衙役们给每位考生送来两个饼子当中午饭。

    好在现下并不是冬日冷冰冰的时候,所以哪怕这会儿饼子早已凉透,也丁点不妨碍肚子早已咕咕叫的林远秋吃得正香。

    吃好了中饭,稍作休息后,林远秋就提笔把那道要求写冬景的七言绝句,在草稿纸上写了出来,再稍作润色,而后抄到了答题卷上:烟轻树静乱花迷,云山早莺啄蕊泥,风渡梓岭飘霜叶,桃源茅舖炖雪饮……

    到了傍晚时候,帖经试卷上的的考题,差不多都已经完成了。

    林远秋把题卷小心收到了考篮,然后吃起了晚饭来。

    考虑到考场里除了纸还是纸的,所以府衙给考生们提供的吃食,基本以面食为主。

    就比如此时,林远秋吃的正是肉馅包子来着,每人五个,至于包子的个头,林远秋伸出拳头比了比,嗯,差不多大,想来这一顿吃下去,就不怕晚上会肚子饿了。

    第二日的墨义林远秋也顺利完成了。而第三日的考杂文,让林远秋真正体会了一把,啥叫“无心插柳柳成荫”。

    林远秋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久前抄写的律法条例,在今日的杂文考试中,居然派上了用场。

    ……

    第68章 治安论

    杂文也可称之为“杂著”和“杂说”,林远秋觉得这几道以案例为题引的类型,把它定为“杂说”更为准确。

    想到类似于这种题型的杂文,林远秋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前世读书时学过的文章,如《出师表》《诫子篇》《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还有《爱莲说》等等等等。

    所以想要写好这道文艺性的律法论,对林远秋来说,并不是难事。

    只是一想到居然有人把严谨的律法融贯到注重辞采的文章中,林远秋就不得不吐槽主考官给考生们出难题的心思。

    同时也表明,院试与先前的县试府试比起来,难度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终于明白,为何有些人考中童生后,就止步于童生了。

    但愿自己永远别成为其中的一员吧,这样想着,林远秋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虽帖经和墨义都顺利完成了,可除了今日的杂文,还有明天最为关键的策论呢。

    所以自己可一定得仔细才行,别临到最后,因为大意而出了错。

    另外,林远秋忍不住在心中默念,保佑保佑,保佑明日的策论题别太难。

    可惜,老天爷并未听到林远秋心中的期盼。

    这不,等第四日的题卷发下来后,林远秋看到上面《治安策》的论题时,眉毛不禁打起了结。

    怕得就是这种与自己见识不匹配的论题了。穿到这里四年多,其中三年时间在村里,一年时间在镇上,这期间除了读书,自己还真没时间去了解这个朝代的治安条例是怎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