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06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06节 (第1/3页)

    他们店里虽有长期供货的画手,可也零星收一些穷书生送过来的画作,眼前这人的穿着虽不见穷困,可有谁过来买画还背着一个书箱的,所以这人肯定是来卖画的绝对没跑了。

    于是打过招呼后,店伙计就看着林远秋,等着他摘下书箱,而后从里头拿出画作来。

    不过这书生还是个生面孔,也不知画画手艺如何,若是画得不好,他们店里肯定是不会收的。

    而林远秋,在迈脚走进四宝斋后,就有些后悔了。

    他觉得自己应该先去一趟牙行的。

    至于去牙行做啥,当然是去打听一下京城的房价了。

    都说一个城市的房价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虽京城的经济肯定比旁的州府要好。可对林远秋来说,了解了这边的房价,更有助于给自己的画作定出合理的卖价。

    不过他也没有着急,反正墙上都有画挂着呢,自己再问一问它们的卖价,不就心里有数了嘛。

    所以对于店伙计的热情招呼,林远秋用笑脸作了回应后,就踱步在店铺里,开始欣赏起墙上挂着的画轴来。

    时下画轴大多以中堂画为主,所以尺寸基本都是四尺全开的,这样的尺寸,挂在太师壁上,然后再往两侧附上对联,看着更显气派一些。

    林远秋看了看挂轴上的画,有猛虎下山图,有松鹤延年,还有富贵牡丹等等。

    至于挂在侧墙的四条屏,除了梅兰竹菊以及四季花鸟,剩下的就是山水图了。

    和林远秋先前想的一样,店铺里的山水图画法用的是工笔,并没有一幅是像他这种大写意的。

    想了想,林远秋指着其中一幅名为溪山秋色的图朝店伙计问道:“店家,这幅画卖价几何?”

    店伙计自然明白林远秋的用意,这是想打听清楚同类画作的卖价,好给自己画作开价的意思。

    再看林远秋问的正是山水图,想来这读书人带来的也应该也是山水图吧。

    这也没啥不能说的。

    店伙计朝林远秋伸出一根手指,“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

    林远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可是四尺整张的尺寸,居然比府城卖得还便宜?

    要知道小胡掌柜收他的山水图时,像这种四尺全开的,给的可是九百文一幅的价格。

    至于小胡掌柜的转卖价是多少,林远秋从来没问过,不过卖一两银子是绝对不可能的。

    难道这幅画的画工不好?

    想到这里,林远秋便仔细看了图上的用笔和用墨,只见层次清楚,墨色多变,唯一不足之处,大概就是用墨不够厚重,看着有些轻薄。

    林远秋又指了指边上一幅画工更为细致些的问道,“那这幅秋山晚翠图呢?”

    “这一幅是一两二钱。”

    许是以为林远秋会把挂着七、八幅的山水图都问一遍,店伙计干脆把卖价都报了出来,

    “这幅烟云观瀑一两三钱,这张溪山泊舟卖价一两,这幅湖光山色是一两二钱……”

    林远秋越听越失望,原本他听爹说京城的面人和肉片面要比老家贵上一倍,还以为自己的画作也能价格翻番呢。

    现下看来,是他想太多了。

    不过,自己也才走了一家,林远秋准备再多去几家店问问,旁人店里说不定就不是这样的价格了呢。

    这样想着,林远秋就转身准备往外走,可转念一想,来都来了,不如就把自己的画作拿出来,好看看人家能给出个什么价。

    方才林远秋可是把店里的画作都看过了,没有一幅和他一样,是大写意画法的。

    想到这里,林远秋就解下书箱,然后把单独卷着的一张山水图拿了出来。

    店堂中间有一张大木桌摆着,想来就是展画用的。林远秋把画放了上去,然后缓缓打了开来,“店家,劳烦你看看,这样的画你们铺子里收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