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4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4节 (第1/3页)

    因着被拐的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婉清都窝在房里不怎么敢出门。

    不得不说,林远枫照顾孩子是真的耐心,加之脾气又好,很快就把孩子从惧怕中拉了回来。

    之后,林远枫又带着女儿去庄子上住了一阵子。日日有小丫作伴,再加上庄子上可有不少的兔子养着,每日拔草喂兔,小娃儿哪有时间去想旁的,就这样,婉清又活泼了起来。

    ……

    五月正是石榴花开的时间。

    当院子里一朵朵红艳似火的花朵挂满枝头时,屋宅的修缮已进入到尾声。

    离开家这么久,林远枫自然盼着回家了,特别是林婉清,她已经有好久没看到娘亲和弟弟妹妹们了。

    至于林三柱,倒没有这样的想法。对他来说,只要跟狗子待在一块儿,住哪里都成。

    只不过家里还做着绣品的生意,他自然不能一直离家在外。

    何况,这次他还得把儿子画的书签花样拿回去。不然家里绣品的花样,就要接不上趟了。

    是以,等这边宅院全都修缮完毕后,林三柱和林远枫,以及婉清,三人就离开了京城,回家去了。

    送走了爹和堂哥他们,林远秋又扎进了书堆里。

    离春闱只有转瞬即逝的半年多时间,说是近在眼前都不为过。

    这些时日,国子监的众学子在学业上都加倍用着心,各堂助教也多了好些文章上的讲解。

    想来大家都不愿辜负这三年的光阴。

    比起其他学生,他们这些有老师的,平日里要做的题目和文章自然会更多一些。

    自上个月开始,秦遇就着重了制策,常会从晦涩难懂的易经中,让林远秋和周子旭论述出一篇策文来。

    会试跟乡试一样,更注重实践应用,考的内容,大多是考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公文的写作能力。毕竟考过了会试就是殿试,等中了进士之后就步入官场了,而对一个称职的官员来说,这些能力都是必备的。

    说实话,对于自己的两个弟子,秦遇心里一直都有着自己的判断。

    他觉得,此次会试,若真要分出个胜算,那绝对是远秋更大一些。子旭记性是好没错,可对事物的见解上,就不如远秋来得精辟和独到。

    其实,秦遇一直都很纳闷,自己这个还未弱冠的弟子,怎么每次分析起事物来,都像经多见广、饱经世故的媪翁一般,见解透辟,每次都能洞悉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实在想不通后,最后秦遇只能归类到家境上的原因,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想来洞察力比旁人更敏锐也属正常。

    到了十月的时候,王文昌来信告知了乡试落榜的事。并说此次乡试他虽落榜,可收获着实不少。

    观他信上的语气,林远秋觉得这持之以恒的心态倒是难能可贵的。

    今年除夕,林远秋是在京城过的。因着是在新宅子里过的第一个年,所以林远秋写了好些春联和门对,把整间宅子烘托的喜气洋洋的。

    周子旭也过来了这边,再有一个多月便是春闱,他自然也没有回乡。

    等林三柱赶到京城时,已是正月二十九,离春闱开考正好还有十日时间。

    ……

    第137章 会试

    这段时日的国子监学子,用分秒必争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不,有在饭堂里边吃饭边捧着书册研读的;有来往于课堂路上冥思苦想的;还有天未亮就点起油灯背文章的。

    林远秋可以肯定,若不是担心会一不留神把书册掉到茅坑里,想来定会有好些学子连上茅厕都想眼不离书的。

    至于下午半日,那更是八角亭这边一簇,游廊那边一群,无一例外,全都是忙着备考的学子。

    春闱在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