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63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63节 (第1/3页)

    林远秋点头,他爹就是聪明,原本他就是如此打算的。

    说好了绣活买卖,接下来自然是做绣活了,冯氏还跟之前一样,把花样分了分,每人只负责自己分到的花样,这样等绣熟练之后,手速上就能快了不少。

    而高翠几个分到花样后,就立马去房里拿来了笸箩,都想试着绣一绣呢。

    ……

    皇城脚下的除夕自是不一般的热闹,虽未到上元节,可各式各样的花灯已是挂满了大街小巷。

    林家人并没像其他人家那样,领着孩子上街去,用吴氏的话说,你们觉得花灯好看,那拍花子的还觉得你家娃儿好看呢,所以一个都不许往街上去!

    对奶的做法,林远秋自是举双手赞成的,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眼巴巴的,林远秋直接领着他们去书房做花灯去了。

    而童心未泯的林远槐和林远柏,一听五弟居然教孩子们做花灯,便也紧随其后。

    然后是林远枫和林远松,两人想的则是,他们都已当爹好多年,要是连花灯都不会做的话,那也太丢人了。

    至于林大柱和林二柱,想到今日是除夕,那灯笼铺子门都关了,肯定没地方买细竹条,是以两人就拿着柴刀,直接去了后花园的小竹林。

    老林头也没闲着,自己削不了竹条,可给竹灯笼糊纸还是会的。

    于是,这一年的除夕守岁一家人并不是光坐着聊天,而是难得的边聊天边动起了手来。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夜晚,正院里就挂上了一盏盏形式各异的花灯,有小兔子的,有蝴蝶的,也有花篮的,虽做的略显粗糙,可小娃儿们却是围着他们转了一圈又一圈,都舍不得离开呢。

    林远秋准备再写上一些猜谜字条,等正月十五的时候挂到一只只花灯上,然后再备下奖励,这样他们家就能过上一个热热闹闹的上元佳节了。

    周子旭和王文昌得知了大舅哥的好主意后,更是“强行”参与到了其中。不但帮着想出了许多谜语题,还领着孩子们又做了一次花灯,不然不够挂谜题啊。

    ……

    林远秋的生日在二月,加冠礼那日,林家并未大办,只请了秦夫子夫妇,还有就是钟荣夫妻俩了。

    秦遇加冠,而后给自己的得意弟子取字“子清”,子清有不屈不挠、聪明好学,必将成为智者之意。

    林远秋跪谢师恩。

    ……

    过了桃月(三月),就到了钟家除服的日子。除服也称为除丧,待脱去丧服后,便不用再守孝了。

    第166章 纳采

    既然已除服,自然家中有适婚男女的,也可以开始谈婚论嫁了。

    钟荣觉得,若不是女儿已有了说亲对象,那么在这守孝的二十七个月里,他们夫妻俩绝对日日心急如焚。

    毕竟出了孝,钰柔就十七岁了,而十七岁还未开始说亲的姑娘家可不多,到时想说一门好亲事肯定不容易。

    而如今,他们夫妻俩只需在家静等着林家上门来提亲就成了。

    想到这里,钟荣忍不住感叹,果真万事自有天定,他家女儿是个有福气的。

    说是有福气,还真不是钟荣往自己女儿脸上贴金,放眼望去,整个朝中,像远秋这样才识过人、性子又好的青年才俊,怕是难找出几个。

    还有,不是钟荣自我贬低,以他的家境,能得一个翰林院修撰的好女婿,那不就跟喜从天降差不多吗。

    要钟荣说,不单他家钰柔是个有福气的,就连他和妻子也一样,也都是有福的。

    ……

    自己学生的亲事,秦遇这个当老师的自然要帮着张罗了。至于保媒的人,哪还用得着去另请旁人啊,秦遇直接自己胜任了。

    林三柱得知后,自是喜不自胜,秦大人可是三品官阶,由他帮着说亲,不说他家狗子脸上有光,就是女方那边也是极有脸面的。

    事实也的确如林三柱预想的那样,待秦遇到了钟家,原以为林家会请了官媒过来的钟荣,心中的激动自是无以言表,恭恭敬敬把人请进了屋里,接着便商谈起之后的事宜来。

    初议过后便是纳采,《礼仪.士昏礼》中有云:昏礼,下达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