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86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86节 (第1/3页)

    不过林远秋已经想好了,若是作坊盈利不错的话,到时他肯定会拿出一部分银子为百姓们谋福利的,比如在城里盖上几所学堂,再请上夫子,好让城里的孩子都有免费的书可念。

    “远秋,开作坊的事若被……”

    钟荣并未把话说完,只用手指了指上头,意思不言而喻。

    林远秋摇头,“这倒是无妨,届时作坊就以家中女眷嫁妆的名义开办,且一切手续咱们都按正规的来,包括购买地基的银两,咱都一文不差的算给衙门。”

    朝廷虽规定不许官员经商,可官员家眷的嫁妆铺子或是作坊,都是被允许的。京城就有好多这样的嫁妆铺子,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嫁妆铺子,大家可都是心知肚明的,想来这事圣上也应该知晓才对,不然单靠官员的俸禄,怎可能养活一大家子。

    林远秋觉得,只要自家照着规矩,不漏缴税赋,不做欺行霸市之事,就不存在让旁人指摘的地方,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听到会以家中女眷的名义开办作坊,钟荣便放了心。

    ……

    第190章 屋宅样式

    林三柱有些纳闷,怎么事情都已经商量好了,也没见儿子提起要给村民们贴补银钱的事。

    难道远秋忘记了?

    可是不太可能啊,林三柱觉得,就凭自家狗子的聪明脑袋瓜,怎可能把这么大的事给忘了呢。

    林远秋自然不知道他爹此刻的心中所想,否则定会把自己的想法好好与爹说一说。

    虽两万六千两银子听着挺多,可永宁州的村民人数更多,若是就这样不分轻重缓急,盲目的把银子分发出去,怕是过不了几天,就一文银子都不剩了。

    林远秋一直秉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做法,同样的,那笔银子也应该用在有必要的时候。就目前来说,他还未发现有必须要用到这比银钱的地方,所以暂时还是不去动它吧。

    还有,林远秋已经想好了,那就是在动用这笔银钱时,得让爹悄悄把银钱的由来告知爷奶,否则他爷还好,他奶要是以为小孙子把自己的存银贴补出去了,肯定会心疼的睡不着觉的。

    至于爷奶会不会把这件事说出去,林远秋表示自己并不担心。因为这么多年来,只要有关他的事,吴氏和老林头向来都是嘴巴紧的。

    感觉才说了一会儿话,却很快到了戌时正,再看外头的天,已彻底黑了下来。

    平安早把屋里的油灯点上,想到待会儿公子还要画画,平安忙又去了书房,把桌案上的那盏油灯也拿了过来。

    而这边钟荣父子三个,正准备回院子去洗漱,想着明日他们还要到军营呢,今晚得早点睡觉养足了精神才行。

    只不过三人才跨出门,就听女婿(妹夫)说起要给村民们画房子样式的事。

    给村民画房子?

    父子三人有些好奇,这样的事情他们之前可从未碰到过呢,自然想一起参与进来了,也都想看看有哪些样式,于是父子三人又转身走了进来。

    再看林远秋,这会儿已把画纸摊到了桌上,而一旁的平安,已拿着墨条在砚台里磨墨了。

    之所以会选在大晚上设计户型,林远秋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白天他有好些事要忙,加上这会儿已是四月底,如果想让村民们赶在冬日来临之前都住进城里,那么盖房子的事就得加快动工才行。否则一拖二拖的,今年村民们恐怕又得在城外过冬了。

    一听要给村民们画房子,屋里众人就没有一个不兴奋的,要知道,这可是好几万的人口数呢,再想到将来村名们都将住进自己设计的房子里,心里都是满满的自豪。

    老林头先拿了主意,“远秋啊,依爷看,房子的样式就按人口数来,譬如一到三口人的一种,四到六口人又是另外一种,然后是七到十二口的,再有就是十五口人以上的。还有那宅基地也是,咱们也依照人口给大家划分。”

    林大柱点头,“爹说的对,咱们就按照人口数来,这样大家都没话说。”

    “对,就依照这个法子来办,想来村民们都应该没意见才是。”林二柱也跟着附和。

    钟荣也觉得这办法不错,人口多的地基就宽,人口少的,分到的地基自然就小了,合情合理的,挺好。

    林三柱却是意见不同,“要我说,都是白给的地,为啥还要顾忌着村民们的意见。再有,凭啥人口多的人家就要多分宅基地,人口少的人家就要比别人少。要我说,干脆每家每户都一样,都划给他们同样大小的宅基地,至于要盖几间房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人口多的可以多盖几间,人口少的那就少盖几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