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93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93节 (第1/3页)

    虽自己不是唯利是图之人,可倒贴银子的事,他林远秋是绝对不会做的。

    ……

    临近午时,摘柿果的百姓们就开始陆续回城。鼓鼓的布袋、沉甸甸的担子、以及满满的篮子,无不彰显出今早颇丰的收获。

    而百姓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奔向周记作坊,大家眼中除了兴奋,剩下的全是期盼了。

    至于期盼什么,那还用说吗,当然是卖柿子的银钱了。

    周记作坊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收柿果的摊子早已摆了出来。依着顺序,先检查有无烂果,然后再称重,最后结算银钱,方便又迅速。

    为了能顺利给百姓们把柿子钱给了,昨日林大柱他们,还特地去钱庄换了两箩筐铜钱回来。

    看到自己采摘的柿子果真换成了一枚枚铜板,心情激动的百姓们只差仰天大笑了。

    然后,永宁城里随处可见或挑着空担子、或提着空篮子往家跑的百姓,那捣腾着腿的速度,说是风火轮都不为过。

    这是都赶着回家吃饭,准备再继续出城摘柿果呢,这样下午还能挣上一笔卖柿子的钱。

    哎呦,真是越想越开心啊。

    而一大早就来了作坊的林大柱和林远槐,此时也没闲着,既然柿果已进作坊,自然是快快安排工人削皮了。

    至于削果皮的刀,早在上个月,家里就准备好了。

    且为了赶制柿饼,做画框的活计先停了下来。

    原本堆木头的大院子里,这会儿早已铺满了晾晒柿饼的竹帘子。

    因着有做柿饼的打算,当初买地盖作坊时,林家就特地多买了两亩用来建造院子,所以在晾晒这方面,是肯定不会有耽搁的。

    只不过晾晒没问题,可削皮却遇到了困难,原因还是送来的柿果实在太多,削皮人手有些跟不上。

    同样的问题,在定胡县作坊这边,林二柱和林远柏也遇到了。

    要知道柿果采摘下来的当天,是削皮的最佳时候,这时的柿子皮紧,削起来最不费劲,也不会伤了果肉。

    一家人经过商量,最后想出了再招人的主意。

    听到周记作坊又招人,且要求会削柿子皮就成。至于工钱,不论老少,统统三十文一天。

    这下,城里只要还能走动的大爷大娘,都到作坊报名来了。

    啥,你问为何来的都是些年纪大的?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年纪轻的都去摘果子了啊。

    这些时日,吴氏和老林头,还有家里的婆子们,也都在作坊帮忙。冯氏她们也是,毕竟像这种季节性的东西可等不得人,自然得齐心协力先把柿饼赶制出来才成。

    至于绣品作坊里,只留了高翠和王云香两人看着,高翠在永宁城这边,而王云香则在定胡县那里。

    可以说,如今林家除了还在坐月子的钟钰柔,以及每日上值的林远秋,其余人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忙忙忙”。

    这不,就连家里几个岁数小的都不例外,不过他们都忙在了学业上。

    自秦秀才接过府里小少爷和小小姐的学业后,墨宣墨昊还有墨晟,几个男孩子的每日作息就有了具体的安排。

    卯时三刻早读,辰时二刻用早饭,歇上半个时辰后,就开始了一日的上课,上午两节,下午两节,而后秦秀才再布置今日的写字作业,并叮嘱明日交给他批阅。

    相比起家里的男孩子们,婉清婉莹还有婉雪,这些女孩子就要轻松了一些,秦秀才给她们的安排是,每隔一日来上课,只不过每日的练字是不能少的。

    虽姑娘家不用举试,可有一手好的字,还是很有必要的。

    ……

    临近十一月的永宁州已渐渐开始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