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13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13节 (第1/3页)

    六子今年二十岁,桃花十八,两人岁数也算不得小了,所以过不了几日,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

    而具体成亲的日子,暂时还未确定,按照先前的打算,林远秋是准备让所有新娘子都在同一日出嫁的。

    ……

    第215章 种田新法

    林远秋让新娘子同一天出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嫁妆。

    因为他不想有人是看在这么多的嫁妆上,而娶的这些姑娘。

    想要避开这些,就只能先把所有亲事都相看好,然后所有的新人同一天成亲。这样等旁人看到新娘子有很多的嫁妆时,就算再有想法,也后悔莫及了。

    说是很多的嫁妆,还真一点都没夸张。

    水田十亩,樟木箱一对,子孙宝桶、喜盆、棉布六匹,两床被褥、以及四季衣裳各两套,最后还有二十两的压箱银。

    而嫁妆中的水田亩数,还是吴氏拍的板。

    自从得知小孙子在京城大宅子里挖出来两万六千两的银票后,吴氏对掏银子帮助人的事就没那么肉疼了。

    特别在听到银票的原主还是个大贪官时,吴氏就更加支持用这笔银子多做些好事了。

    为了不让嫁妆的事传出去,家里除了老林头夫妻俩和林三柱夫妻两个,剩下知道此事的人就只有林远秋和钟钰柔了。

    这几日,林三柱已开始忙碌起购买水田的事。说实话,一口气要买两百七十亩水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得早点寻摸才行。

    除了置办水田,还有樟木箱和子孙宝桶这些也得及时准备起来。林三柱直接去木匠铺挑好了样式,然后付了定金,让他们一式做上二十七份,等做好后,再一道去取。

    而被褥和布匹,以及四季衣裳的筹办,则全交给了吴氏、冯氏,还有钟钰柔。也是二十七份。

    至于为何每样都要置办上二十七份,这也是林远秋与家里人商量过后的决定。几个岁数大的姑娘虽然说不上亲事的可能性很大,可哪怕不嫁人,给她们的东西也一样不少,特别是水田,有这样一份田产在手,将来就是租赁出去,吃饭也是不用愁的。

    ……

    这边置办着嫁妆,另一边说亲的事也在进行着。

    等看到官媒婆是挑着人家上的门,并非他们先前以为的强行婚配,这下杨家、赵家,还有陈家的许多族人都松了口气。

    虽他们对外说家中孩子打娘胎时就定了亲,可也担心官府较真起来,毕竟才一个月的时间,族里突然就多出这么多的娃娃亲,怎可能不让人质疑。

    心里没了担忧,这些族人很快津津有味的八卦起官媒说亲的事来。比如今日去了谁家被婉拒,明日又去了哪家被回绝。

    这几日,官媒婆的说亲并不顺利,虽去问的几家,并未像旁人那样匆忙给家中孩子定下亲事的,可等官媒婆上门去他们家说亲时,对方不是说考虑考虑,就是直接摇头拒绝了。

    按着知府大人的意思,官媒婆在上门说亲之前,也都是仔细打听了一番的。所以去的几户人家,虽家境不佳,可家风却是不错的。

    只可惜这几家人顾忌着山妻的名头,并没有答应。

    看到官媒婆碰了壁,几个族长和族老心里是说不出的畅快,他们都想着,到时一门亲事都说不上,看知府大人怎样收场。

    ……

    都说万事开头难,可只要顺利开了头,那么接下来就会容易了许多。

    这不,当桃花和六子定下亲事的消息,传到杨家赵家还有陈家的族人耳朵里后,接下来官媒婆再过去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先是那几户说了还要考虑考虑的人家,很快找到官媒婆,表达了他们家想结亲的意思。

    不过官媒婆可记着知府大人的话呢。

    知府大人可说了,但凡有过犹豫的人家,一律不能要,所以官媒婆笑着与人婉拒了。

    别说,还挺解气的。

    很快,又有想结亲的人家找到了官媒婆。这是陈氏宗族的一个大娘,等找到官媒婆后,就伸出手指,表明了她家想娶五个儿媳妇的意思。

    “五个?”

    陈大娘无比确认地点着头,“五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