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26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26节 (第1/3页)

    眼前的丰收场景,对其他州府过来跟学种植的人来说,心里是极为震撼的。

    说实话,在来石洲府之前,包括水稻还未灌浆时,对于稻谷亩产能比以往多出一百四、五十斤的事,他们是抱有怀疑的。总觉得粮食增加也许会有,但绝对达不到这么多的斤量。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等第一亩水稻的谷粒全脱了下来,他们一起参与了称重,可最终四百五十三的斤两,让在场众人感觉气都喘不匀了。

    而担心自己称错了的几个衙差,忙又七手八脚地重新称上了一遍,结果不多不少,还是这个重量。

    所以,实在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的农人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从今以后他们终于能吃上饱饭了啊。

    忙好了收割,家家户户又抓紧时间挖地,然后把萝卜种子都撒了下去。

    等稻谷晒干,就到了交田税的时候。林远秋特地给各村村民错开了缴税的日子,这样就不用挤在一块儿多了等待的时间。

    不出意料,今年整个石洲府城的田税收入,果然多出往年一倍都不止。

    知道圣上正等着这边的收粮结果,所以在统计了粮食收成的总数,以及石洲府农人所交税赋的确切数字后,林远秋第一时间往京城作了上报。

    景康帝看到奏折上所报的粮食大丰收,龙心大悦,当即定下了明年全面普及新种植方法的打算。

    ······

    忙好了地里的谷粮,林远秋终于空闲了许多。

    爹爹能时常在家陪着自己,林墨逸别提有多高兴了。看到爹爹画画时,小家伙也会拿着毛笔跟在一旁涂鸦。

    虽画的什么都不像,可林远秋全由着他,孩子还小,如今养成兴趣爱好最为重要。至于画画,练的多了,以后自然会越画越好的。

    钟钰柔还跟生大儿子时一样,她觉得孩子还是自己喂的好,所以并未特地另请了奶娘来喂养二宝。

    对于妻子的做法,林远秋自然没有异议,或者说,不管妻子做怎样的决定,林远秋都是举双手支持的。

    何况林远秋也和钟钰柔一样的想法,这么小的孩子只有跟他们一起睡,只有自己带在身边才能放心一些。

    而林墨逸,原本看到娘亲抱着弟弟睡觉,还有些眼热。可听到往后他跟爹爹睡一床时,顿时捂嘴偷笑了起来。

    哈哈,这下自己可以每晚都让爹爹讲故事听了。

    ······

    时间一晃步入了腊月,塞北的冬日格外的冷,寒风刮到脸上宛如冰刀。

    到了腊月下旬,永宁城和定胡县的作坊放了假,林大柱和林二柱领着妻儿回石洲府准备过年。

    他们到家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想看看期待已久的全家福了。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绘制,林远秋已把有着三十人的全家福给画好。

    因着有素描的写实画法在内,图中的每个人与本人简直像了个十成十,这让林大柱他们直夸远秋好画工。

    老林头和吴氏更是不错眼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是吴氏,看到画中自己穿着的凤冠霞帔,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再想到她和老三媳妇,以及小孙媳经营的绣品作坊,吴氏觉得自己如今的日子是从未有过的充实。

    ······

    原本以为今年的除夕又将会喜气洋洋的过,可就在腊月二十六这日,林远秋突然收到了老师的来信。

    直觉中,他觉得这封信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说,否则自己才在十月底收过老师的信呢,按正常来说,不可能会这么快又写信过来。

    等把信打开,林远秋看到信中说了很多学识上的内容,这就更不寻常了,因为自从自己外放后,老师可从未写信与他讨论过这些。

    终于,林远秋在信笺上看到有几个字好似写得比其他字更大一些,他忙连起来读了读,而后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因为这些字连成的一句话是:“入冬后圣上病。”

    ······

    第229章 新帝

    接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