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交易的魅力

    第187章 交易的魅力 (第2/3页)

、时髦的手写笔记本所打动。

    最后凯鹏华盈和卡普尔他们共同出资150万美元,拿下来go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

    go公司是在87年成立,一年后手写笔记本的开发毫无进展。

    向投资人兜售创意是一回事,但要实现目标是另外一回事。

    在go公司成立的时候,他们仅有的东西就是脑海中创意,其他一无所有。

    事实证明想要把创意变成具体的样品,困难比他们想象中的还多。

    在go公司的工程样机还没完成的时候,他们就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然后他们只能继续寻找投资人,不过为了让自己的创意更有说服力。

    卡普尔和杜尔他们决定追加50万美元的投资,先做出一款展示样机。

    在88年下半年的时候,go公司的几个创始人拿着展示样机去微软找了比尔.盖茨。

    他们向比尔.盖茨演示了go公司的手写笔记本,目的是为了说服微软为这款手写电脑开发配套的系统。

    但这是一个无比愚蠢的决定,他们对比尔.盖茨根本就不了解。

    盖茨没有拒绝他们,也没有答应他们,他提出想再多了解一下产品。

    然后盖茨接二连三地派来很多主管去go公司打探信息,大半年后微软宣布开发自己的手写笔记本电脑。

    是的,微软再次窃取了别人创意,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这对go公司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也是杜尔为什么讨厌微软的原因。

    从这件事情之后,约翰.杜尔就成为了“反微软联盟”的先锋人物。

    现在go公司多出了一个竞争对手,但创意还要继续。

    在杜尔的介绍下,go公司又从其他投资人那里融来了一笔钱。

    磕磕绊绊又是一年多,手写笔记本有了些进展,但是进展有限。

    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他们又没钱了。

    为了筹集资金,杜尔的通讯录已经快翻到最后一页。

    杜尔的凯鹏华盈不是没有钱,相反他的资金池总额高达好几亿美元。

    但是一个合格的风投合伙人,绝不会在一家公司身上押注太多,哪怕是杜尔这样的即兴投资人。

    风险投资最前面的那个单词是“风险”,在赚取利益的时候,风投习惯找几家公司一起分担风险。

    杜尔可以积极的为go公司筹措资金,但凯鹏华盈的注资额度必须要有一个临界线。

    在初创公司的创意没有被证明市场价值的时候,这个比例通常不超过三分之一。

    正在杜尔想办法为go公司筹集资金的时候,碰巧他又看上了比特公司。

    它的创意一样令杜尔兴奋,就像他当初听到go公司的手写笔记本一样。

    当杜尔闯进迪恩办公室的时候,正逢比特公司的第二轮融资,在那里他看到了自己的老对手瓦伦丁。

    很显然瓦伦丁早就盯上了比特公司,在了解它的财务报表后,杜尔能理解瓦伦丁的志在必得。

    这家公司的创意虽然和go公司一样天马行空,但它比go公司成熟了许多。

    go公司的创意还停留在样机阶段,但比特公司的teams软件已经卖的相当不错。

    换句话说就是tea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