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送上门

    第241章 送上门 (第1/3页)

    “比特公司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首日发行,开盘价36美刀,远远超出华尔街金融分析师们预计的20美刀。

    截至第一个交易日结束,这家公司的股票收盘价再度飙升到了47美刀。

    其43.3亿美元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拥有14年历史的甲骨文,打破史上成长最快软件公司的记录”

    “我的天呐,我们的股票又快接近50美元了。”瓦伦丁抱着胳膊,目光紧盯眼前的电视机。

    “上涨才刚刚开始。”杜尔大胆的给出自己的预测。

    “所以你们最近打算出手一点吗?”瓦伦丁开始悄悄打听凯鹏华盈的选择。

    “如果你想超低价出售,可以卖。”杜尔压根没考虑过这个选项。

    “好吧,我再想想。”瓦伦丁内心里纠结不已。

    他原本打算等比特公司的股票超过50美元,就让红杉资本套现一点。

    但是又怕错过后面上涨的巅峰值,从而损失一大笔利润。

    虽然红杉资本、凯鹏华盈和迪恩他们一样,都是比特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的大股东。

    按照证监会和联邦法律的规定,主要发行人在ipo首次上市后,他们的股票不会立即解禁。

    通常像迪恩和红杉资本这样的原始大股东,只有ipo上市满半年后才可以公开交易。

    并且交易的股票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比如三个月内套现的股票数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的1%。

    同时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每次减持股票必须公开向sec报备。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新股上市后,立即遭遇大规模的抛售潮,从而引起股市震荡。

    不仅仅是证监会这里,华尔街的承销商在和比特公司签订合同时,也对股票的禁售期做了一定的限制。

    毕竟摩根士丹利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客户负责,如果迪恩这样的大股东抛售,造成股价下跌。

    那么之前在一级市场买了他们股票的大型投行也会损失惨重,这一切的动机虽然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保证股价稳定。

    当然作为时代弄潮儿背后的推手,风险投资机构有没有办法规避这种限售措施呢?

    这毫无疑问,比如在上市前红杉资本可以把手中12.4%的股份,分散到若干個套壳公司上。

    然后通过这些非关联公司,来进行套现操作。

    否则遇到那种ipo不太成功的创业公司,他们怎么及时抽身离场呢?

    不过现在比特公司才刚刚完成上市,后面的新产品也还没有发布。

    所以即使是心急的瓦伦丁也不会大规模套现,他一定会等到九月份或者十月份之后,再视市场情况决定。

    他赚取的利润现在已经稳稳超过了一亿美元,瓦伦丁不介意再等一等。

    “对了,迪恩呢?”瓦伦丁奇怪的左右看了看,今晚正在举办的是又一场庆功会。

    他们已经回到了西海岸,相比于华尔街那里,还是硅谷更让人放松。

    “抱歉,伙计们,这两天的活动有点多。”终于我们的绝对主角迪恩,挽着詹妮弗.康纳利的手姗姗来迟。

    “yo!从你们俩脸上满足的表情,我们已经看出来了。”马库斯的调侃,让大厅里的众人哄堂大笑。

    迪恩喜欢好莱坞女郎,这现在几乎成了硅谷这里大家的共识。

    比特公司股价飙升,迪恩身家一举突破15亿美刀,玩的疯一点那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