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召见

    第22章 召见 (第1/3页)

    红丸与移宫两案,是天启朝绕不开的政治事件,一个牵扯大行皇帝朱常洛,一个牵扯新君朱由校,继而让更多的群体涉及其中。

    天启朝初期的庙堂乱象,就是由上述两案引发的,且伴随风波的不断扩大,将这股政治乱斗带到地方有司。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影响事件,莫过于楚党巨擘熊廷弼倒台,袁应泰接替辽东经略,继而引发辽左前线崩溃,使得大明丢掉沈阳、辽阳等重镇疆土,折损大批武将,戍边军队损失惨重,建虏八旗窃据辽地,双方彻底攻守易势!

    原本朱由校心中以为,凭借午门廷杖一事,遏制住哕鸾宫走水风波,介入王安炮制的内廷盗宝小案,以午门杖毙王安、清扫内廷、特设皇家近卫都督府的既定事实,可以暂时压住这股风潮。

    然万历朝传承的复杂朝局,几起几落的东林党,大明特有的科道体系,就注定了事情简单不了。

    左都御史张问达递交规谏奏疏,直指皇家近卫都督府,言明国朝无此先例。

    兵科都给事中杨涟递交规谏奏疏,直指新君罢朝追思期已至,当召开常朝。

    廷臣张泼递交弹劾奏疏,直指锦衣卫和东厂之弊。

    工科都给事中惠世扬递交弹劾奏疏,再度弹劾内阁首辅方从哲。

    御史左光斗递交规谏奏疏,直指经筵制度。

    御史方震孺递交弹劾奏疏,直指魏忠贤进谗言,意有祸乱内廷之举。

    朱由校将这些奏疏御览完,就知晓是怎么回事了,他做的事情,让外朝不少大臣心慌了。

    特别是惠世扬那封弹劾奏疏,就让朱由校清楚的知道,红丸案不能再拖了,不然该事争议加大,必被在朝东林党抓住,继而向方从哲发动猛攻!

    那样就被动了。

    朱由校明确颁布的中旨,一经在内阁宣读就引起轩然大波,更在最短的时间,于外朝有司传递开,一时间各种说法满天飞。

    夜幕之下,乾清宫灯火通明,殿外所聚太监、宦官、大汉将军分立各处,东暖阁内静悄悄的。

    朱由校盘坐在罗汉床上,聚精会神的伏案书写,服侍在旁的刘若愚,宛若雕塑般站在原地。

    站了一个多时辰,刘若愚双腿酸胀难忍,然却不敢乱动,从那道中旨在内阁颁布,到知晓一些外朝的反应,自家皇爷就坐在罗汉床上忙碌。

    “臣…刑部员外郎洪承畴,拜见陛下!”

    刘若愚走神之际,一道人影从他眼前闪过,听到响动的刘若愚心下一惊,忙皱眉看了过去。

    就见一身材伟岸的年轻官员,恭敬的朝着天子作揖行礼。

    “洪卿来了,无需多礼。”

    朱由校露出笑意,看向眼前的洪承畴,“给洪卿赐座斟茶,刘若愚,快去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