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2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1/3页)

    轰隆~

    惊雷划破虚空,大雨倾盆,置身雨幕的紫禁城,似被朦胧所罩,尽管雨下的很大,却也遮掩不住喜意。

    “行了,就这几套吧。”

    东暖阁内,朱由校张开双臂,几名宦官低着脑袋,谨慎小心的摘取佩饰,“刘若愚,派人给李太妃说,大婚之日,就按呈递御前所疏操办即可。”

    “奴婢遵旨。”

    在旁恭候的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真是够麻烦的。

    朱由校锐利的眼眸,扫视着那些托盘,朱由校想到天子大婚,是件极其繁琐、复杂的事情,却也没有想到会这般。

    婚丧嫁娶,不管是哪项都是大事,其中要遵循的礼仪流程很多,有些繁文缛节可免,但这些一项都不能免,上到民族,下到个人,是如何凝聚起来的?

    靠的就是认同感!

    信仰认同。

    理念认同。

    文化认同。

    思想认同。

    恰恰是有了这些认同,每逢大灾大难降临之际,埋藏在血脉深处的东西,就会被激发出来!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为何经历这么多浩劫磨难,却都没有让传承断代?归根到底,就是这股认同!

    “这几日,辽前是否有密奏传回?”

    换上五爪团龙袍的朱由校,正了正所束镶金玉带,皱眉看向韩赞周道。

    “禀皇爷,司礼监没有收到。”

    韩赞周忙作揖道:“是否派人赴辽……”

    “不用。”

    朱由校一甩袍袖,语气略带冷意道。

    别看在这些时日,朱由校忙着各种事宜,特别是大婚在即,一些礼仪流程必须要走,但朱由校的心,却始终牵绊着他挂念的事。

    一个辽事。

    一个海河。

    一个少府。

    一个后勤。

    或许说朝中也有不少事,甚至京城或京畿也有些事,不过绝大多数事宜,朱由校并没有记挂在心。

    没必要。

    大明的烂摊子虽说很多,也很杂,不过嘛,天启朝时期的大明,尚且没有到频频爆雷的程度,更没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能解决一些棘手的,把一些时间抢回来,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陛下~”

    冒雨进宫的李若琏,腰间佩绣春刀,恭敬的走进东暖阁,在东暖阁服侍的太监宦官,除刘若愚、韩赞周外,其他都低首退下了。

    “保定闹饷一事有眉目了?”

    朱由校撩袍坐到罗汉床上,随手拿起一封奏疏,看着恭敬行礼的李若琏。

    鸾卫,作为朱由校密设的组织,有随时进宫面圣的特权,而李若琏更是能随时随地进乾清宫。

    紫禁城也好,皇城也罢,从特设皇家近卫都督府后,随着一系列宫禁新规明确,早已跟外界彻底隔绝。

    四处漏风的内廷,是朱由校断然不能接受的。

    “查到一些眉目,但还需要求证。”

    李若琏作揖道:“臣此次进宫,是为东南粮商一事。”

    那帮家伙吗?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