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方案确定,实践开始

    177、方案确定,实践开始 (第1/3页)

    徐继被其他的理工小强赶出门去面壁思过,其他人继续讨论。

    他们绝对不能让一辆坦克出现在他们的方案中,这是起码的底限,如果连这个都守不住的话,他们还怎么圆他们的机甲梦呢?

    但问题是人形机器人想要拥有跟人类一样的灵活度和平衡能力,那个难度真的有些夸张了,毕竟他们可没有任何信心能跟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鬼斧神工相抗衡。

    不过既然没办法抗衡,模仿总可以吧?

    于是六小强之一的杨斯文把他老子给弄来了……

    马林见到杨斯文的爹时也被震惊了一把,这小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大家谁都不知道他老子居然是天下第一刀——杨钊。

    不用介绍他具体有多牛逼,反正他是公认的还活着的天下第一外科大夫并且还是神经学的大佬,退休之后出版过两本书,《全手绘神经解剖图鉴》《解剖学图解》,这两本书是以全手绘的方式精准的将人体拆解并逐一进行分析,是现在医学生的必修之一。

    除此之外这位老杨还是個画家,在超现实主义这个流派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同时他的雕塑也是极优秀的,算是个传奇人物了。

    马林在大概了解了一圈后认为这老头要是放在魔法世界那绝对是死灵法师的神,如果死灵法师有他这样的大佬,他们能把癌症给治咯。

    老头很随和,在知道他们的想法之后,立刻就开始摆弄了起来,他一边摆弄一边说:“人体的精妙就在于平衡,这里减了一点那边就也要减一点。”

    那些用作泥塑的泥在他手里就像是有魔力一样,一个等比例缩小的小人就出现在了桌子上,然后他又开始逐渐减去那个小人儿身上的肌肉组织:“肌肉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但其实进化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比如人类的颈椎就是无奈之举,如果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观察四周,十字形的运动轨迹就已经足够。”

    他说到这里将小人的脖子部分弄成了那种球形链接结构,可以支持头部进行一百八十度的平移,而脑袋也被替换成了一个圆球。

    “如果是为了精准观察,视觉传感器只需要四个就可以覆盖三百六十度了,而且你们不需要担心大脑处理不过来的问题,神经处理系统会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就像你们看全景照片一样,大脑强大的处理能力会把画面进行整合,稍做训练就可以完全适应。”

    接着他继续开始对模型的身体进行优化,在不断的加减法中把机械飞升的要素全部占全了,这一手跨界那真是震惊了一帮小年轻,他们绞尽脑汁弄才优化出了一个9爷,但老头三下五除二就把人形生物的作战潜能发挥到了极致。

    甚至他还按照神经的布线开始为这个单兵机甲进行布线,把所有的神经线路优化之后,他甚至还亲手画了一整套的线路图纸。

    他没用电脑,就靠着一套尺子一支笔,那优美的线条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副精美到极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