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你不贪我不贪

    第150章,你不贪我不贪 (第1/3页)

    光学材料研究小组所在的车间,是已经被改造好的原十六号仓库。

    段云平站在车间门口,笑眯眯地看着里面正在忙碌的众人。

    旁边的陈国华,正盯着搬运原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王怀水他们。

    其实陈国华想要帮忙搬东西的,不过被罗树江这位科长给制止了。

    保卫科就是干这种活的,平时训练也是出力气,搬东西就当是训练了。

    所以哪里用得着陈国华啊?

    用老罗的话来说,那就是陈主任的手是用来写字、搞科研的,不是用来搬东西的。

    陈国华还跟段云平提了这件事呢,毕竟他平时也要锻炼身体,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嘛。

    结果后者笑呵呵揭过去了,并没有深聊此事。

    此时的车间,章济川、陆子敬和赵菊生等人,已经开始研究设备的使用方法了,原材料也被他们拿出来一一过过手。

    看到这一幕,段云平不由感慨道:

    “不愧是北大学府出来的学生,学习厉害也就算了,玩弄这些设备,居然一点也不嫌脏.”

    他这么说,明显就是想要提之前从配件研究车间走出去的邓韵秋。

    同样是大学生,有的人生来就是端着,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

    往前推几十上百年,谁家祖上没阔过呢?谁家祖上又不是当农民的呢?

    孔孟之乡的孔家,他们家也不是几千年都当官,也有当狗的时候啊。

    所以谁也别提谁更高贵的事儿。

    陈国华没有附和老段的话,而是等设备都运进来车间之后,这才看向章济川他们,道:

    “各位同志,现在设备和原材料都已经搬进来车间里面了,接下来我不管其他,我只需要在两个月内看到高级单反照相机。”

    “赵菊生同志,你给我记住了,是不能有什么瑕疵的照相机,不是拿一个有技术瑕疵的玩意儿来糊弄我,清楚明白?”

    被点名的赵菊生,心中无奈,表面上却严肃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谁让他刚才大言不惭呢?

    差点没把聂景忠、王宝柱、高裕民他们几人给吓傻,就连余德词、白玉林、陈礼明他们也都一样,吓了一跳。

    五名超学神,带着二十位左右的学神学霸,以及王宝柱他们五位大学生,还有七月八月才被分配过来的顾毓珍、苏元复、陶延桥等大学生、高中生和中专生。

    总之,此时的光学材料研究车间,绝对算得上是鱼龙混杂了。

    什么智商层次的人都有,而且目前还缺了两人。

    陈国华安排好光学材料研究车间之后,就跟段云平一起离开了。

    两人去看望从魔都过来的向叔宝和钱伯荣,后两者可是光学技术人才,绝对是照相机熟练技术员。

    他们两位技术员已经来到了北汽制造厂,因为他们并不想待在段云平给他们安排的房间里,也不想去逛什么故宫之类的。

    来到这儿,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尽快确定陈国华所说的技术,然后安顿下来,再把妻儿老小从魔都那边接过来。

    理想和生存并不一定会出现冲突,只要运气足够,只要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总会能够等到机会,并且实现理想的。

    一间办公室内,陈国华见着了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

    初次见面,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客套的问候,接着才是直入正题。

    简单交流下来之后,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都十分惊喜。

    只因为陈国华虽然年轻,却有真才实学。

    尽管报纸上面,报道过陈国华懂很多技术知识,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都以为前者会光学层面的技术,也就是片面的泛泛而谈罢了。

    结果并不是,人家陈国华是真的很牛逼。

    “陈主任,我很好奇,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听到向叔宝的话,陈国华微微一笑,道:

    “您问吧!”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南北说话层面的差异,在京城这边的陈国华,也习惯了这边的官话。

    所以开口闭口,都会称呼您。

    反倒是向叔宝和钱伯荣他们并不会称呼您,而是直接说你。

    主要是陈国华才十八岁,那张脸看着太年轻了,让两人喊不出您这个字啊。

    “我想问问陈主任伱会这么大技术,又发明了这么多厉害的科研成果,请问你是怎么做到如此优秀的呢?”

    “努力和天赋!”

    陈国华笑了笑,心里默默加了一句:还有开挂。

    聊到这里,其实也已经聊得差不多了。

    对于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的技术,陈国华并不太满意。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现在还是五十年代,怎么可能会轻易出现技术很牛逼的人呢?

    能有人从千里迢迢的地方跑来京城,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算了,别追求太高!

    “向同志,钱同志,那就欢迎你们二人来我们材料科研所,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您二位还是先在京城逛一逛,后天再来上班,可好?”

    听到陈国华的安排,两人直接摇头,表示希望可以今天就上班。

    前者沉吟片刻,道:

    “既然这样,那也好说。”

    “我呢刚才新成立了一家光学材料研究车间,就在十六号仓库那边.”

    “目前我已经安排了五六十人在里面进行高级单反照相机的研究任务,如果你们二位同志不嫌弃的话,那么我现在带你们过去看看?”

    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闻言,顿时大喜,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了。

    跟着陈国华前往十六号仓库的路上,他们两人很快就打听到了。

    得知这个小小的车间里面,居然有兼职的北大学子,也有十六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更有二十多名高中生和中专生,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已经震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这个阵容配置,直接吊打魔都照相机厂啊。

    要知道,整个照相机厂也才两百多人,技术员也才三十多人罢了,大学生的话,则是不足二十人。

    可陈国华的这个光学材料研究车间,直接安排了接近四十人的大学生。

    虽说有二十多位北大学生是兼职人员,但架不住他们是北大学生啊。

    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北大在高考录取的考生,绝对是高分数的学生。

    分数高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可以从分数层面来大致判断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

    何况,科研本来就是比拼技术,比拼智力的。

    更别说这些人还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啊,这样的年轻人,创造力、创新能力等,都非常不错的。

    不提如何震惊的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当陈国华走进车间之后,就让章济川、石志庆、陆子敬等人先暂停手中的工作。

    “各位同志,我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技术顾问,他们都是刚从魔都照相机厂过来的向叔宝和钱伯荣技术员,他们的光学技术是非常厉害的,你们都可以请教他们相关技术问题.”

    这就是陈国华对他们的安排,目前就让他们做顾问吧。

    他这么一说,章济川等人瞬间都沸腾了。

    来得真及时啊,赶快来摆弄一下这些技术设备吧,大家都有些头疼呢。

    接下来的事儿,就交给他们自己去进行沟通了。

    陈国华从光学材料研究车间出来,径直去找行政科的刘长佑科长了。

    “刘科长您好,我要的洁净室,请问什么时候能够整理好?”

    他还是有些不太习惯自己身份上面的改变。

    跟刘长佑他们这些前任领导们说话,还是非常尊敬。

    其实,如果是一般人的话,早就傲慢起来了,最不济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尊敬别人了。

    刘长佑闻言,和善地笑着说道:

    “陈主任,您也知道,我们行政科的事儿非常多,洁净室我们已经在建设当中了,而且您的要求太严格了,我们也不敢怠慢啊.”

    内心深处,他还是十分感慨的。

    前后不过是一年多的光景,他从副厂长的职位跌落下来,变成了一个行政科科长,不再是高层领导。

    而他眼前的陈国华,去年还只是一位刚入职的小萌新罢了。

    现如今却已经变成了一位科研所主任,下面管着百多号人。

    虽说管理的人员,并不是整个北汽制造厂下属最多的领导,但陈国华绝对是北汽制造厂最牛的主任,没有之一。

    什么车间主任,什么科室科长等等,全都没有人家陈国华牛逼。

    所以,他刚才说的不敢怠慢,还真不是客气话。

    要知道,就在陈国华来之前,薛亚军已经来问过他一次了。

    昨天是田敬业来催促的,前天则是段云平。

    几乎是北汽制造厂的三大头目,都来过一次,可想而知,上面的领导,对陈国华有多么重视了。

    或者说,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其实都是为陈国华服务、打下手的。

    比如今天的那些照相机制造设备和材料,那就是段云平亲自打电话跟进,让那些兄弟单位帮忙运输过来的。

    否则的话,哪有那么快啊?

    “好的,那就麻烦刘科长了”

    陈国华呵呵一笑,不动声色地在桌上留下一包中华,道:

    “刘科长,您也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高级单反照相机的研发工作了,下一步很快就需要用到洁净室了”

    “所以,有点着急,希望您能理解一下.”

    “我呢,也不喜欢抽烟,这烟还是从领导那边顺来的,麻烦刘科长帮我解决一下,先走了,回见!”

    说罢,陈国华就起身离开了。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与人为善,总比与人为恶要强得多。

    刘长佑本来就一直讨好他,只不过现在关系可能会变得十分微妙了一些,但没关系,该打交道,还得打交道。

    只有他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会是其他人。

    再说了,时间长了,哪还会有什么尴尬呢?

    望着桌上六毛钱一包的中华香烟,刘长佑感慨万千。

    明明陈国华还只是一位十八岁的年轻人,但办事儿却十分老道。

    有技术有头脑,还有靠山又有手段,这样的人不成功,什么样的人,才成功?

    “就是不知道这小子之前怎么就那么讨厌六所的魏主任他们呢?为什么这件事上面,他不能够圆滑一点呢?”

    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