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芯片经济战(求月票)

    第190章,芯片经济战(求月票) (第1/3页)

    翠花胡同,客厅里的气氛十分欢快。

    于沫离、陈梨花、陈小月她们都在追着陈国华,想要揍他。

    其实,原本大家也不是那么想要揍他的。

    结果他又说了一句,直接引起了大家的‘公愤’,不揍也不行了。

    只因为陈国华说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他长这么高大帅气,又那么聪明,你们捆一起也是打不赢我的。

    于是,一场家庭大战,就这么发生了。

    笑闹过后,大家这才重新坐回来,然后继续聊起了工资的事儿。

    之前,陈国华已经是振华研究所主任,拿的是二级研究员的工资,每月两百七十八块五毛钱。

    现在又叠加了一个北大三级教授,工资是每月两百四十一块五毛钱。

    好家伙,光是这两份工资加起来,就刚好是五百二十块钱。

    妥妥的高薪人士啊!

    就这,还没计算陈国华编写论文的稿费收入呢。

    “那大哥,你以后还会写论文么?”

    陈小敏拿着笔记本和铅笔,开始计算了起来。

    她是五八年九月份读学前班,去年九月份读一年级,今年九月份,也就是这个月,她开始读二年级了。

    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学乘法口诀表了。

    但对于三位数的加减法,她还是需要拿纸和笔来进行计算的。

    让她心算的话,还是有些难为了她。

    “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不行。”

    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陈国华笑呵呵地说道。

    跟家里人聊天,是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儿了。

    平时工作忙,陪伴家人的时间也不多。

    万幸他是每天都住在家里,每天都可以看得到家里人,除了中午那顿饭之外,平时都是跟大家一起吃饭的。

    就这一点,已经比很多人要强很多了。

    毕竟很多人要么是赚不到钱,要么是赚到钱却是家人不在身边。

    像陈国华这样的话,有什么开心的事儿,都能够第一时间跟家人分享。

    就这一点,陈国华就知足了。

    时间流逝,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事儿还没到,陈国华已经解决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发工作。

    整个振华研究所都陷入了狂欢之中。

    攻克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之后,光刻机最难的部分就仅剩下光源的问题了。

    就在陈国华继续带着团队解决干涉滤光片问题的时候,秦元勋再次来访。

    这一次,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邓稼先这位大佬。

    好家伙,陈国华看到对方之后,人都傻了。

    “陈教授,恭喜恭喜啊,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攻克了庞加莱猜想这个数学难题.”

    邓稼先十分热情,笑容满面地跟陈国华打招呼。

    “我这是不请自来,多有打扰,还请陈主任不要怪罪”

    一会儿是教授,一会儿是主任,听着让人迷糊。

    但陈国华却是听出来了。

    当即也热情满面地跟对方客套了几句。

    都是为了科研项目,没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而且邓稼先此人估计更加忙碌。

    要知道,对方现在可是二部九院院长,位高权重,事务更加繁忙。

    对方此行的目的很简单,还是跟陈国华讨论关于之前的那个蘑菇蛋球形体的方案问题,以及锆和锆合金材料的技术问题。

    清楚对方的来意之后,陈国华只能够再重述了一遍。

    一番讨论之后,直接浪费了陈国华的一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现在没有数学模型,跟对方讲述起来的时候,就有点让人崩溃。

    老邓头绝对是物理学层面的大牛,可在数学层面,终究是差了一些。

    所以,陈国华需要解释得更加详细。

    即便旁边的秦元勋也帮忙解释了一下,可还是需要老邓头能够了解才行的。

    自从他当上了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之后,职位一路升迁,意味着他的事务繁多,反倒是没那么经常搞研究了。

    简单来说,他本身专注的是高能物理层面的理论研究,数学方面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的。

    加上秦元勋也在今年年初加入了二部,成为了老邓头下属的数学研究员,专门负责数学、计算机等层面的工作。

    换句话说,所有关于数学、运算等方面的研究,都是由秦元勋来负责解决的。

    而老邓头除了搞蘑菇蛋装置设计之外,还需要进行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加上协同管理层面的事务,让他哪里有时间去专注数学研究啊?

    可不得需要陈国华和秦元勋花时间来解释清楚啊。

    不解释清楚还不行,因为对方是领头羊,他都弄不懂的话,绝对是不行的。

    如果不能够对蘑菇蛋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到时候造出来的蘑菇蛋,说不定是一颗哑蛋呢。

    要知道,当年在广岛长崎和小仓这三个地方,是分别投递了一枚蘑菇蛋的。

    结果呢,在小仓这一枚蘑菇蛋,没爆炸。

    因祸得福的东京得到了一枚蘑菇蛋,后来听说是交给了莫斯科。

    然后莫斯科是在四九年引爆了他们国家的第一枚蘑菇蛋。

    当时的那位杜鲁门听到消息之后,都被惊呆了,连连自语: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众所周知,蘑菇蛋本来就是北美的专利,也是他们终结二战的终极手段。

    这样的大杀器,肯定是不希望别人也有。

    偏偏,人家莫斯科很快就造出来了。

    所以,不管是老邓头,还是陈国华都不想造出来的是哑蛋。

    给老邓头解释完之后,陈国华更加迫切想要拿出计算机了,赶紧安排建模。

    到时候把数学模型拿出来之后,直接给大家开个会,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能够很快很直观地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

    于是,等老邓头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转身就投入到了光刻机的研发当中。

    至于林志武他们那个几微米晶体管实验室,直接被陈国华给停止了。

    “伱们都先暂停这个研究吧,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去搞电视机的研究,技术资料在这里”

    陈国华想了想,还是先不要赚钱了,把上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造出来再说其他。

    林志武、赵志贤、李传璋他们都有些傻眼,好好的,怎么就不研发晶体管了呢?

    只不过,陈国华没有解释这些。

    他的命令,不管听懂还是听不懂,都要执行。

    再说了陈国华也没必要对他们解释,解释了他们也不会明白。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陈国华带领团队,先后突破了光源这个光刻机核心部件。

    还有光刻胶、薄膜沉积、刻蚀、抛光、清洗和检测等配套设备。

    连国庆那两天假期,陈国华也只是休息了半天,然后就钻入实验室,继续搞研究了。

    到了十月底的时候,洁净室这边,关于芯片制造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完成了。

    在芯片制造之前,陈国华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小林,小赵,你们研制出了显示器,这就非常好”

    看着林志武、赵志贤和李传璋他们等人,四十八人,没日没夜地研究显示器,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是拿出了成品。

    经过检测之后,确实比之前的黑白电视显示器,要好太多了。

    只因为,陈国华拿出来的显示器技术资料,是原时空历史上,七十年代北美那边的个人电脑的那一种款式。

    不是陈国华不想拿出来更好的显示器技术,而是他现在根本没时间去搞这个。

    先将就着用吧。

    等他搞定了芯片之后,再腾出手来研究其他。

    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好了,今天给你们加餐!”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你们也知道,我最近在全力以赴搞光刻机等相关设备的研发工作,就是为了尽快拿出芯片,搞定我们的集成式计算机项目.”

    “很快就是十一月了,到十二月的时候,我就会抽时间,专门给你们申请提升工资待遇,所以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保持.”

    “按照我的预计,估计就是这几天,我们就能够把芯片给研发出来了”

    “所以,接下来几天的时间,你们也不能够放松,按照我的计划,几微米晶体管项目,还会继续无限期延期.”

    “可能你们也猜到了,几微米晶体管项目对我们振华研究所来说,其实就是赚钱的项目,但我们现在不是很需要这些.”

    “而芯片更加重要,至于为什么重要,以后你们会知道的”

    “好了,把技术资料拿下去之后,好好看看,等我拿出芯片之后,再跟你们细说这些.”

    林志武他们闻言,虽然还是不明白,芯片到底有什么重要性,但他们还是接过技术资料,然后离开了。

    而陈国华则是扭头钻进了洁净室。

    整个洁净室内,已经挤满了研究员,他们都是振华研究所的精英。

    蒋却民、赵孟引、束星北、桂质廷等人,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当然了,还没毕业的薛晋权、章济川、陆子敬、董建昌他们十位超学神今天也都在这里。

    至于其他北大学生,陈国华没让他们来。

    毕竟今天又不是周末,他们还得在学校上课呢。

    薛晋权他们是超学神,脑子更聪明一些,学校里的那些知识,他们早就学会了。

    与其待在学校,还不如待在实验室呢。

    不管是他们自己本人,还是徐献瑜这位教研室主任,都是十分赞同这一点的。

    所以,今天首次进行芯片制造,章济川他们也都在。

    除了他们十人之外,顾小凤和姚诗琼两位女同志也同样在这里。

    毕竟她们也同样是超学神,学习效率很高。

    可以说,他们十二人都被陈国华给预定了,等他们毕业之后,肯定会想办法让他们留在振华研究所的。

    “今天是我们振华研究所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制造工作了,我们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今天这一刻.”

    “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准备好了没有?”

    听到陈国华的话,蒋却民、束星北、薛晋权、章济川等人全都大声喊了一句,表示没有问题。

    于是,伴随着陈国华的一声令下,芯片制造从这一刻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