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火种计划(求月票)

    第195章,火种计划(求月票) (第2/3页)

论,也是郭永怀在这个时候才知道的。

    当然,他是善良的书呆子,可不代表他被人欺负了之后,不会想办法还击回去。

    听到郭永怀等人的话,陈国华哭笑不得,道:

    “郭主任,邓院长,我当然很想就这么办,但事情一体两面,我们必须得分开来看”

    诚然,陈国华也很想把价格再提高一些,但是不切实际啊。

    要知道,人家IBM公司他们都不是傻子。

    之前乐意采购一万枚,甚至是几万枚,那是因为市场的原因,不得不接受陈国华的屠刀。

    可现在他们并没有那么迫切了,价格如果还不降下来的话,他们或许真的不订购了。

    甚至,如果他们技术突破了之后,宁愿自己花更高的成本来生产,也不会来购买华润公司生产的晶体管了。

    更何况,五十微米晶体管那么小,怎么可能价值五百美元一枚呢?

    成本估计都没有五十美元吧?

    加上内地的人工成本肯定很低,IBM公司他们又不傻,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些呢?

    “所以,关于价格的事儿,降价基本上是确定了,但降多少,还得让我研究一下资料才行.”

    听罢陈国华的话,郭永怀他们都挺失望的。

    不过,他们却也表示,他们对北美也蛮熟悉的,特别是郭永怀,四年前刚回来,对那边更加了解。

    如果陈国华有什么想要咨询的话,那么可以直接询问他们。

    陈国华一听,顿时乐了,没问题啊,那就多问问呗。

    结果,大家都很尴尬。

    因为郭永怀他们只是简单了解一些物价层面的事儿,关于北美当地的很多事儿,都不是那么了解。

    特别是郭永怀这个书呆子,很多时候都是靠他师兄钱学森开着车,带他去兜风的。

    所以,如果说对北美的了解,他跟他师兄差了很多。

    既然这样,那就没好问的了。

    毕竟陈国华需要了解的并不是他们在北美学到的知识,而是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物价、各阶层的工资水平,特别是计算机、飞机等价格。

    从衙门办公室这边离开之后,陈国华坐上车,就直接眯眼了。

    到家之后,他也没有把车上的资料拿下来,而是继续放在车里。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送于沫离上学的时候,后者就询问那些资料是怎么回事了?

    “不好跟你说,反正就是跟工作有关系,不算非常机密,但也是机密文件,你还是不要看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于沫离翻了个白眼:

    “切,我还不稀得看呢.”

    事实上,她又不是一个没有分寸的人,又岂能不知道陈国华到底是怎么干嘛?

    他能每天准时回家,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还能要求那么多干嘛?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陈国华都在忙着研究这些资料。

    除了研究资料之外,就是偶尔换换脑子,完成一下编程工作。

    三天之后,很快,计算机就来了。

    总共有十台计算机,也来了十个打字员。

    他们全都在空出来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干活,旁边就是备用电源机房。

    陈国华一边翻看资料,一边指导他们尽快熟悉键盘打字。

    两天之后,软件编程就开始了。

    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来学习编程,只能够由陈国华亲自给他们指导了。

    说是指导,其实就是陈国华来告诉他们应该敲击什么代码。

    毕竟整个方案和架构都在他大脑里面。

    时间飞逝,陈国华还没完成编程,又有人来找他了。

    这一次来人是戴希璋这位九所主任,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舒亦珩这位航空部队大队长,以及姜博康这位华润公司代表。

    他们这次过来是聊关于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以及飞机采购的问题。

    “戴主任,真是稀客啊,各位请坐。”

    客人来了,陈国华只能够暂停工作,也该让那十位打字员歇一歇了。

    当然了,他自己也算是歇一歇了。

    戴希璋、舒亦珩和姜博康三人跟陈国华寒暄客套了几句,便开始进入了正题。

    “陈主任,您也知道,我们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就接到了大不列颠维克斯航空公司的邀请,前往伦敦那边考察维克斯子爵号飞机”

    话头由姜博康提起,舒亦珩这位航空部队大队长补充部分讯息。

    按照他们两人的说法,那就是想要从大不列颠那边采购两架子爵号战斗机作为教练机,同时还会采购六架民航客机。

    华润公司跟维克斯航空公司周旋了小半年,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定下来。

    除了兜里没钱之外,便是内地自己能不能自己造出来?

    换做是以前,不管是舒亦珩还是姜博康,他们都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好事儿。

    要知道,内地的工业是从五三年开始的。

    到现在也才七年时间罢了。

    七年时间,能干啥?

    一个航空工业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造出来的。

    但,戴希璋所在的九所,最近一年多以来的快速进步,给了舒亦珩和姜博康两人极大的信心。

    如果不需要从外面采购,或者说不需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采购的话,当然是极好的。

    只因为现在国家很缺外汇,好不容易从晶体管这边赚了一点外汇,结果要分一点去采购飞机?

    所以,不管是谁,都有些心疼。

    如果不是莫斯科那边的赫鲁太混蛋了,现在内地的小日子肯定会舒心很多。

    毕竟从莫斯科那边采购过来的伊尔十八等飞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从五十年代初,莫斯科那边出售的运输机,一般都比较灵活。

    那个时候的莫斯科,他们是希望通过调整价格来获得订单,甚至是不惜免费赠予客机。

    没错,就是免费。

    比如当初的伊尔十八这种机型的客机,就免费赠送给了熊鸭梨。

    要知道这款飞机的单价可是高达三百万卢布的。

    对于当时的熊鸭梨来说,这妥妥的就是天降馅饼啊。

    但他们也没高兴多久,在后续采购涡轮发动机部件的时候,熊鸭梨他们就花费了一千万卢布。

    内地在采购伊尔十八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不是免费,而是五十万卢布这样的价格。

    但内地并没有接受,毕竟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儿,而且还砸自己头上了呢?

    果然,后续熊鸭梨那边发生的事儿,就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啊,不要贪小便宜。

    莫斯科的飞机便宜是便宜,技术还还不赖,但技术培训、零部件采购等也都是人家的利润大头啊。

    搞来搞去,其实跟人家北美等地方也差不多了,甚至还更贵一些。

    毕竟当你低价采购了别人的飞机,后面人家让你多掏点培训费和维修零部件时的采购费,也很正常的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现如今的情况是,莫斯科那边的大门是没完全关上,但姜博康和舒亦珩他们也不是傻瓜蛋,还上赶着往前凑。

    从伦敦来的维克斯航空公司,他们拿出来的子爵号飞机也不贵,每架也就是三百三十万美元。

    并且这个价格是包含了技术培训费用的,当然了,一旦确定交易的话,就只能够内地这边派人前往伦敦参加培训,食宿交通等费用自费。

    现在美元跟卢布之间的汇率是一美元等于零点九卢布。

    换句话说,三百三十万美元,也就是相当于两百九七万卢布。

    一架伊尔十八机型正常售价是三百万卢布,一架子爵号飞机售价是两百九七万卢布。

    价格层面的差异,不大。

    但要明白,伊尔十八的最大油量航程是六千五百公里,航行速度是六百公里每小时,载客一百一十人。

    而子爵号飞机的最大油量航程是两千八百公里,航行速度是五百六十公里每小时,载客数量是七十人。

    这两款并不是同类型飞机,但价格却是差不多。

    按理说,伊尔十八的价格应该更贵一些,才符合市场规律。

    否则莫斯科那边要亏死了。

    因此非常明显,莫斯科那边销售的飞机由于存在隐性交易,导致初始价格较低。

    但是西方的飞机在服务大众、部件供应和维修支持上更有经济效益。

    这便是为什么姜博康和舒亦珩宁愿跟维克斯航空公司谈判,也懒得搭理莫斯科的原因之一了。

    当然,即便是从伦敦那边采购飞机,一架就是三百三十万美金,六架便是一千九百八十万美金。

    剩下的两架战斗机更贵一些,每架的价格是四百二十万美金,不二价!

    也因为战斗机更贵一些,加上是用于当教练机使用的,所以便想着采购两架。

    因此,总价便是两千八百二十万美金了。

    如此的价格,可不要太贵啊。

    舒亦珩陈述完这些,然后接着说道:

    “陈主任,我们都知道您是合金材料方面的专家,以前也在北汽制造厂设计过汽车,而且还研制出了碳纤维材料等等”

    “可以说,您是解决了很多航空飞机层面的技术问题,所以我们想来问问您,能不能稍微抽点时间,看看发展一下我们内地的航空事业?”

    陈国华听罢之后,就感觉对方在想屁吃。

    他的时间岂能说抽走就抽走啊?

    没有利剑在手,其他都是瞎扯淡。

    再者说了,都不出几年的时间,西伯利亚冷风过境,陈国华敢肯定,即便是北汽制造厂,也给吹得仅剩下小猫小狗几只了。

    毕竟天冷了,大家都跑回家取暖了,谁还上班啊?

    想要发展内地的工业,最起码也得六八年,或者说七零年之后才行。

    至于说,航空事业嘛!

    陈国华的想法是,暂时也急不来啊。

    他只能够把技术拿出去,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反正他自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的了。

    关于采购维克斯子爵号飞机这件事,陈国华是持赞同意见的。

    现如今的内地航空工业,几乎是没有的。

    如果不从国外采购的话,难道还能自己变出来呀?

    即便陈国华丢下振华研究所,也救不起航空工业啊,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够支撑得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