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如期而至(求月票)

    第213章,如期而至(求月票) (第2/3页)

提这件事,也是深知后者在科研项目上面的创新能力,希望陈国华可以在目前最困难的点火中子源装置层面帮帮忙。

    毕竟有陈国华帮忙的加速器、离子源、示波器等项目,研发速度都是突飞猛进的那一种。

    偏偏点火中子源装置是从前年就已经开始了,现在都过去快两年了,还没完成,大家伙都着急呢。

    就有一种万事俱备,就差一个打火机的那种迫切感觉。

    席德明坐在一旁,没有吱声。

    而此时的陈国华,解释完之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随后赵忠尧又聊了几个技术问题,便跟席德明离开了。

    目送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摇摇头,他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事关点火中子源装置的事儿,上面比陈国华还要急。

    在超级计算机的加持下,加上示波器等装置都已经就位的情况下,会有更多专业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派遣到这个项目当中,完成点火中子源装置的研发任务。

    并且,从目前来看,王芳定他们所在的这个技术项目,是最有可能突破的。

    所以钱先生他们要是不傻的话,绝对会加派人手来帮助王芳定。

    陈国华不会小觑天下英雄,他能够做到的一点,那就是做好他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他方面的话,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能帮就帮。

    帮不了的,他也很无奈啊。

    下午,薛亚军继续了解振华研究所,而陈国华则是在前往实验室的半路上,被戴希璋给拦住了。

    后者跟石佳怡、邵福奇和范志伦他们聊过天,从春节过后,陈国华来过一次,直到现在都没有再来过一次了。

    属实是有些过分了。

    但又如何呢?

    陈国华早已经说过了,他确实不会经常来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的。

    但现如今戴希璋亲自出面,陈国华多多少少也要给对方一点面子。

    “陈主任啊,你好歹给我一个面子,什么时候给他们一个机会,考核一下他们目前的学习进度,毕竟从十二月份到现在,也已经过去快五个月的时间了.”

    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内,戴希璋苦口婆心地说道。

    尽管石佳怡他们现在是振华研究所的研究员,可不管怎么看,他们更像是九所的人一样。

    当然了,这可能是跟陈国华没有经常来这里,导致他们没有多少归属感。

    也是因为现在戴希璋站一旁,为航空工业劳心劳力地付出,所以才会给陈国华这样的错觉。

    “戴教授,不是我不乐意考核他们,而是您也知道,我现在很忙。”

    陈国华摊了摊手,道:

    “还有就是,即便他们考核通过了,我也没有时间来安排他们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啊”

    “目前他们只有八个人,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学习,其他的任务,交给他们的话,他们也干不了啊”

    戴希璋当然深知这些,可终究还是不甘心。

    “那也可以让他们干一些设计方面的工作,或者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加快学习的进度呢?”

    听到戴希璋的话,陈国华摇头,道:

    “戴教授,您可能不知道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传统,所有的技术资料,都是我来负责的.”

    “所以关于发动机的设计或者说关于飞机的设计,其实我们是不缺的”

    “对于我们振华研究所来说,其实最缺乏的反而是技术员、研发人员等”

    “我们造飞机也好,或者造其他设备,在振华研究所这边,都是由我来领头,分配任务,解决技术问题,攻克难关”

    戴希璋顿时大吃一惊,瞠目结舌道:

    “难道这么多的科研产品,都是这样研制出来的?”

    好家伙!

    按照陈国华的说法,那么振华研究所产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他一个人占据绝大部分功劳啊。

    太令人吃惊了!

    尽管之前,戴希璋就跟陈国华接触过好几次,知道后者是一个学究天人的超级天才。

    但他还是低估了陈国华的实力。

    “也不完全是这样,我就是引导作用,大部分工作还是由研究员来完成的。”

    陈国华谦虚了一下,接着说道:

    “戴教授,我对航空发动机这个项目是有我自己的规划的,今年夏天,等我忙完几个项目之后,也就是下半年,我就会启动航空发动机这个项目.”

    “到时候肯定需要跟戴教授的九所进行合作的,还希望到时候戴教授能够鼎力相助。”

    戴希璋闻言,顿时大喜。

    他直接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只不过未来他是否会后悔,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目前而言,陈国华是没有心思和时间去顾及这些项目的。

    时间飞逝,转眼过去了两天时间。

    薛亚军已经渐渐熟悉了振华研究所的工作节奏和风格,慢慢融入了进来。

    对于一个刚入职的新人,薛亚军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最起码他对振华研究所里面的很多规矩,还是不太懂的。

    而且他是一个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人,要改掉以前的一些工作习惯,重新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毫无疑问,也是一项挑战。

    但他必须尽快融入进来。

    融入工作的最好办法,那就是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比如多跟侯思和沟通,做后者的思想工作。

    毕竟马上就是五一假期了,到时候侯思和需要回去跟刘驰静见面。

    那么到时候如何开展后续的工作,这一点十分重要。

    此外,那就是抓捕到刘驰静之后,后续的工作又如何更快地进行,抓到刘驰静背后的大鱼,更加关键。

    并且还需要有备案:万一刘驰静没出现,怎么办?

    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陈国华并没有参与这些,甚至他只知道结果,不想知道过程。

    万幸的是,赶在五一假期到来之前,林志武他们已经突破了技术限制,把成品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二。

    意味着,并不需要多少时间,振华研究所就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芯片进行交货了。

    邱宗岳得知此事之后,甚是欣喜。

    提出了让林志武他们加班的要求,并且会给他们每人补偿两斤肥猪肉。

    这是额外补偿。

    到时候五一假期会挪动到,他们完成任务之后进行调休。

    对于这一点,陈国华只是把选择权交给了林志武他们,他自己不帮他们选择。

    更,不会强迫他们。

    然而,实际上,即便没有两斤肥猪肉的诱惑,林志武他们也会选择加班的。

    只因为最近发生的事儿,让他们格外紧张。

    深知芯片制造刻不容缓,林志武他们这些芯片工程师,自然是愿意主动加班的。

    邱宗岳连连夸赞他们思想觉悟高,不像某些人,就只想着休假。

    如此内涵陈国华,他当然是听懂。

    但他只是翻了个白眼,懒得解释。

    好不容易被邱宗岳逮着,让对方说几句,陈国华也不掉块肉。

    更何况,之前陈国华也没少吐槽对方,所以两人这算是有来有往。

    其实两人也已经不算上下级关系了,反而更像是忘年交。

    陈国华的付出和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身为直属领导的邱宗岳,看得更加透彻。

    再说了,于沫离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五月底或者六月初就会临盆分娩,陈国华想要休假,多陪陪她也是人之常情。

    五一假期很快就到了,陈国华没有再回去上班,打算趁着假期好好陪于沫离,或许会去逛一逛颐和园吧。

    家里最近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儿。

    唯一算得上大事儿,便是他六姐陈桂英终于怀上了。

    按照医生的说法,应该是春节那段时间怀上的,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除了这件事之外,就没有其他事儿了。

    陈梨花还是大龄单身女同志,至今还没结束相亲的旅程。

    大家也算是看明白了,她就是爱玩。

    之前,陈国华带回来的单反相机,已经成为陈梨花的专属相机了。

    她放假的时候,就会带着单反相机,带着陈小月、陈援朝他们这些半大小子、少女去附近拍照打卡。

    由于她自己的工资是自己掌控,家里也不缺她那份工资。

    所以她自然是有钱购买胶卷。

    “国华,你跟我说的数码相机,就是那种不需要胶卷的相机,什么时候才研制出来呀?”

    四月最后一天的傍晚,家里的餐桌上,陈梨花又开始了日常催问。

    “七姐,哪有这么快啊?就算我们研发出来了,你们肯定也无法使用的.”

    陈国华闻言,摇摇头道。

    “你都能够跟我们说了,为什么不能给我们用?”

    “涉密问题呗。”

    此时,陈桂英突然开口回了一句,她妹妹陈梨花顿时瞪大了眼睛:

    “一个照相机而已,跟涉密有什么关系啊?”

    “这是高科技产品,只会优先供应国防、公安、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个人的话,肯定还需要再等一等.”

    顿了顿,陈国华接着说道:

    “我之所以说七姐你没办法使用,那是因为你肯定没有计算机,如果没有计算机的话,很多照片就无法进行处理.”

    “到时候拍摄下来的照片,就只能够在照相机的小屏幕里查看”

    “而且最关键的是,受限技术原因,数码相机估计也拍不了几张照片。”

    这肯定跟存储器有很大关系了。

    即便到时候数码相机出来了,生产提供给到个人的照相机,内部的存储器,并不会很大。

    意味着,拍摄的照片就不会很多。

    如此一来,其实还是使用胶卷相机会更好。

    当然了,胶卷相机还需要采购胶卷,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现在还不确定未来会如何,只能够说,走一步看一步。

    等数码相机出来的时候,外界的局势可能会有所不同。

    说不定,到时候可以出口数码相机,赚外汇了呢?

    听到陈国华的话,陈梨花顿时颓丧了起来。

    是啊,计算机可是重中之重的电子产品,就算可以让个人购买,家里的电路,未必能够支撑得起呢。

    转过天,一家人去了颐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