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期待已久的发布会

    第324章,期待已久的发布会 (第2/3页)

现在拿到的科研成果,还有能力,别说早就毕业了,甚至早已经当上教授了呢。

    要求严格的老师是挺不错的,但太过严苛,对学生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儿。

    相对来说,陈恕行他们五人都很沉得住气,所以至今都没有因此闹过脾气。

    相反,他们都很认真执行导师们的建议,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干活。

    “窝草,你写得这么快?”

    厉建书闻言,顿时惊讶不已,便是常金平、姜伯驹他们也同样面露惊色。

    只有陈恕行依然十分淡定地摇头道:

    “这根本就不算快,只能说一般般而已”

    “教授让我在半年内完成作业,而我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时间,那就是三个月。”

    “我们跟着教授学习了五年,虽说我们听他的课程,次数有限,但终究比其他人多了很多时间,相比五年前,我们已经进步太多太多了”

    看似陈国华没有亲自给陈恕行等人上过几次课,但每次的课程,都教会了他们很多东西。

    再说了,搞科研工作,更多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导师。

    陈恕行他们已经学会了庞加莱猜想当中的那些数学工具,熟练掌握了,这一点便跟其他人拉开了差距。

    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更何况,他们还学会了思考如何解决一些实际科研问题,也熟练掌握数学建模等相关工具。

    总之一句话,相比五年前,他们强大了太多太多。

    “是啊,但我们就是还没毕业.”

    姜伯驹感慨了一句,白荣根也附和道:

    “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还能够跟着教授一起学习,我就觉得很好”

    “不聊了,干活儿干活儿!”

    陈国华的论文出来之后,还没开始发表,外国都已经收到了风声。

    然而,外国那边是没办法马上看到论文了,只能够等审核结束之后,通过购买期刊才能够看得到了。

    就在外国数学家们翘首以盼时,港岛这边,却是吸引了全球资本家们的目光。

    华润公司九月份的新品发布会,如期举办。

    对于兰尼斯特摩根、亚伯拉罕、冯德莱安、布伦达梅隆等大资本家们来说,等待这个新品发布会,他们已经等到望眼欲穿了。

    “这一次,我们不管多少钱,都必须拿下代理权才可以!”

    抵达半岛酒店之后,兰尼斯特摩根就已经第一时间召集了他的智囊团,说出了他的想法。

    看着别人通过寻呼机赚得盆满钵满,兰尼斯特就心痛到无法呼吸!

    主要是因为寻呼机收取的短信服务费用,实在是太赚钱了。

    有点类似当房东收租一样,偏偏付出的资金并不是很多,短短一年半载就可以收回成本了。

    收回成本之后,每多收一年的短信服务费用,那都是血赚啊。

    何况西门子公司是在六三年六月底就拿到了寻呼机在东京的代理权,也就是说,他们公司在六四年结束之后,就已经完全收回了成本,六五年和六六年都是血赚。

    通过调查可以知道,西门子公司在过去的六五年和六六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便已经赚了超过百亿美金。

    百亿美金啊!

    这可比什么石油开采还要赚钱。

    最重要的是,就算今年之后,西门子公司也一样可以继续收租,赚大钱!

    总之,看别人赚钱,兰尼斯特摩根就很难受。

    特别是这种用钱就可以砸出来的生意,凭什么是西门子公司抢走了这样的机缘呢?

    在摩根财团忙着开会,为接下来的新品发布会做准备的时候,唐大可同志也已经露出了自己的爪子。

    “所以你是打算跟我们分道扬镳么?”

    亚伯拉罕沃伯格面无表情地问道。

    坐在他对面的唐大可同志则是笑嘻嘻地说道:

    “什么分道扬镳不分道扬镳的啊?沃伯格先生,我都不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我只不过是想要拿到我自己应有的利益罢了.”

    “你应该知道,我们之前合作,那是因为我需要你们,但是现在,我自己也有实力,为什么我不能够拿到我自己想要的利益呢?”

    面对步步紧逼的唐大可同志,亚伯拉罕此时内心是极度纠结和难受的。

    倒不是背叛,而是唐大可同志,确实是长大了。

    并不能完全算是养虎为患,但绝对算得上是助纣为虐。

    唐大可这个人畜无害的少年,终究还是成长为他的直接竞争对手了。

    因此,不管如何,亚伯拉罕都不想跟对方对上。

    按理说,唐大可同志也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少年,他的能力并不算很强。

    只不过是运气逆天,跟着华润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资产滚雪球一样,飞速增加。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唐大可同志的资产已经超越了很多老牌富豪。

    简单来说,唐大可同志的资产已经超过十亿美金了。

    为什么能够突破得这么快?

    那是因为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并不仅仅只是忙着寻呼机在北美代理权的事情,也还忙着代理华润公司的商品。

    华润公司生产的商品,那叫一个五花八门,看似利润不多,实际上凑一起,那里面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正因为唐大可同志荤素不忌,什么商品都要,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生意越大,利益就越多。

    钱是男人胆儿,加上他又忙着把他其中一家公司给弄上市了,资产变得更多了。

    所以他的资产超过十亿美金,十分正常。

    不提唐大可同志了,就说陈援朝,他在过去大半年时间里,资产也同样飙涨了好几十倍,十分夸张的资产增值速度。

    北美这个地方有很多机遇,只要肯努力,赚大钱可能会很难,但赚点小钱,绝对没有多大问题。

    “我可以理解你的诉求,但你这个时候离我而去,是不是有点不够意思?”

    听到亚伯拉罕的话,唐大可同志冷笑一下,道:

    “那你看着我付出这么多,却一直不肯多分一点利益给我,你是不是也不够意思呢?”

    “没有我,你能拿到寻呼机的北美代理权吗?你们能够每年都收两三百亿美金的短信服务费用么?”

    “所以,少在这里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本来就是你欠我的,结果被你这么一说,倒像是我欠你们的,呵呵,你们可真够厉害的,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双方吵了一架,最后自然是不欢而散。

    看着唐大可同志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亚伯拉罕的脸色更加阴沉如水了。

    巴尔扎尼、布特弗利卡、贾布里勒等人也来到了半岛酒店,他们这群人可就意气风发了。

    尽管之前,遭遇了几次当地资本想要抢夺他们生意的风波,但都被他们应付过去了。

    寻呼机这样的金鸡蛋生意,是庞大现金奶牛的来源,怎么可能会放弃呢。

    在巴尔扎尼他们看来,寻呼机生意比他们的石油生意还要更加赚钱。

    今年他们将会继续拿下华润公司的那款新移动通信设备,继续赚大钱,扩大他们中东在欧洲的影响力。

    虽说巴尔扎尼他们并没有称霸欧洲的意思,但中东最希望的一件事儿,那就是建立起一个除石油工业之外的庞大工业体系。

    而技术,是一个永远都绕不过去的话题。

    此前,巴尔扎尼他们通过跟华润公司的交易,采购了大量的半导体生产线和技术,以及光刻机等。

    这些都是电子产品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工业基础设施。

    尽管花费不菲,但几年时间下来,中东已经成功孕育出一片电子工业基础了。

    对于他们中东来说,这些火种,就是成功!

    只要继续坚持下去,那么未来电子产品行业,绝对能够在中东遍地开花,甚至还能够为中东带来更多的收入。

    因此,此次抵达港岛之后,巴尔扎尼他们就先给华润公司下了大订单。

    华润公司总部,新上任的总经理宋序言,完全没有想到,他刚接手华润公司没多久,马上就来了大单。

    柳冠中并没有离开华润公司,只不过他已经隐入幕后了,不会再站在台前。

    他必须为宋序言让步,替对方把把关之后,等对方彻底接管华润公司之后,柳冠中就可以真正功成身退了。

    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一点无可厚非。

    而他柳冠中也应该要一飞冲天,而不是一直待在港岛这个小地方。

    “巴尔扎尼,贾布里勒,麦卡丽姆,你们真的要下订这么多订单?以你们中东那边的市场,应该吃不下这么多吧?”

    宋序言看着巴尔扎尼他们递过来的订单申请,却没有被这个惊喜的消息冲昏头脑,而是疑惑地询问道。

    上面列出来了很多很详细的采购清单,这些采购清单,都是华润公司可以对外出售的商品。

    但价值八十亿美金!

    非常非常高!

    其中技术部分,就价值三十亿美金,其他剩余部分,则是工业基础设备。

    比如自动化较高的机床,还有搭载了更先进技术的光刻机,以及多晶硅技术和生产设备等等。

    这些都是一国之工业基础,必不可少的技术。

    按照这份采购清单,内地绝对能够血赚一波。

    简单来说,巴尔扎尼他们就是来给华润公司送钱的。

    八十亿美金,多不多?

    当然很多,毕竟在一九六六年,还有很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年也就是百亿上下,甚至是很多国家都没有这样的成绩呢。

    因此,但凡巴尔扎尼他们真的按照采购清单上面的要求来采购,华润公司确实赚大了。

    “宋先生请放心,我们绝对能够吃得下这么多,而且这也不算很多”

    麦卡丽姆直言不讳地说道:

    “我们都是知恩图报的人,而不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所以宋先生请不需要担心这些.”

    “我们很感激之前柳冠中先生力排众议,将寻呼机在欧洲的代理权,给到我们,让我们赚了很多钱,也学到了很多技术.”

    “所以我们这一次也算是投桃报李”

    从她那相对流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