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淮右布衣

    第160章 淮右布衣 (第3/3页)



    “你素有才学,即日起,任命你为吏部给事中,先从底层做起,莫要懈怠。”

    “臣遵旨。”

    给事中只是个七品官,但手上的权力着实不小,尤其吏部给事中,有着监察百官升迁之权。

    毕竟皇帝也是人,大明那么多官员,不可能每个官员的政绩,皇帝都了如指掌,大多都是吏部草拟升迁名单,皇帝酌情采纳。

    但这份名单递上去之前,吏部给事中必须要过一遍。

    吏部给事中虽品卑,但权重!

    同时,给事中还是个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

    而且,李青有候爵在身,又有太子太师这样从一品的官衔,也不存在品卑问题。

    当然,老朱这么做,也有为孙子铺路的意味。

    一朝天子一朝臣,赏赐还是留给孙子施恩为好。

    吏部尚书顿感头大,但屁也不敢放。

    朱元璋任命完了李青,这才把精力放在朝政上,一副干劲儿十足的样子,群臣原本喜悦的心情,荡然无存。

    ……

    接下来的日子,朱元璋又不上朝了,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他的身体实在太差。

    渐渐地,群臣放下心来,就当他们再次漾起喜悦之时,朱元璋又上朝了。

    如是者三四次,群臣也麻木了,心态逐渐平稳,老实本分做事。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是六月(闰五月)。

    老朱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已经下不了床了,饮食也难以下咽,身体状态差到了极点。

    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叫来孙子,开始做临终嘱托。

    乾清宫内,只有爷孙俩。

    一个半躺着,一个跪着。

    躺着的那人满脸释然,跪着的那人满脸泪水。

    “好孩子,莫哭了。”朱元璋脸上带着慈祥的笑,“爷爷能活这么大岁数,已经很知足了。”

    “皇爷爷一定会好起来的。”朱允炆泣声道,“孙儿这就让人去唤李青来,他一定能治好皇爷爷。”

    “爷爷大限将至,已经回天乏术,莫难为他了。”朱元璋苦笑,顿了顿,浑浊的眼睛再次犀利,“允炆,接下来的话,你给咱记死了。”

    朱允炆身子一颤,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响头,带着哭腔道:“爷爷您说。”

    “呼~”朱元璋呼出一口浊气,威严道,“咱死后,丧事要从快、从简,不要大办,同时,约束好藩王,不要……”

    他神情带着伤感,“就不要让他们来了。”

    老朱内心痛苦,作为父亲,他何尝不想儿子送自己最后一程,但,朱允炆终究不是朱标。

    主少国疑,那么多藩王同时进京,不稳定因素太多了。

    “是,孙儿记住了。”朱允炆磕了个头,眼泪直流。

    朱元璋缓了口气,又道:“兵部左侍郎齐泰,是洪武十七年乡试解元,此人为官清正廉洁,你登基后可引为心腹,此人可重信…咳咳……”

    朱允炆连忙扑上前,为他抚着胸口,点头保证,“孙儿记住了。”

    好一会儿,朱元璋止住了咳嗽,又补了一句:“不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