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孤注一掷

    第26章 孤注一掷 (第1/3页)

    之所以没人看出来,并不是他们蠢,而是所有人都有一个认知。

    ——打仗绕不开城池。

    事实确实如此,一旦绕开城池,不但会腹背受敌,而且补给线也会被中断,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退路。

    孤军再是骁勇,一旦深入,四面八方围攻之下,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

    尤其是建文坐拥天下,百姓归心的情况下,没人想过这个问题。

    齐方黄的乱改一通,搞的朝堂乌烟瘴气,却也不是没有丝毫效果;虽然地主士绅受了大益,但百姓也跟着沾了光,毕竟减税了嘛。

    所以,百姓还是很支持建文帝,不然盛庸、铁铉也不会那么拉起一支民军了。

    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朱棣的身份。

    他们以为朱棣反贼,却没想过朱棣也是藩王,往小了说,靖难只是老朱家的家事。

    只要朱棣孤注一掷,偷水晶成功,那游戏就结束了,根本不需要一座塔一座塔的打。

    朱棣对大明的了解,远不是普通的反贼能比,而且,他的大军精锐都是以骑兵为主,跑起来那叫一个快。

    ……

    朱允炆下达诏书后,李青便先后拜访了耿炳文、郭英,还有赋闲在家的李景隆。

    三人都是朱棣的铁杆,李青也没有避讳,如实相告。

    在得知他的计划后,几人都是精神大振,直呼可行。

    他们在朝堂混了这么多年,太了解这里面的道道儿了,对于群臣而言,谁当皇帝都没什么影响,大多数人在意的只是自己。

    尤其是,朱棣也姓朱,是太祖皇帝的儿子。

    真要论血缘远近,朱允炆都比不上。

    三人在军中的影响力甚大,于是开始共同做局,利用自己权势,渗透京师守军。

    ……

    另一边。

    朱棣在得知南军倾巢而出的消息后,顿时心凉半截。

    这次带兵的可不是,李景隆、郭英;而是盛庸、平安,他们不会有丝毫留手。

    更重要的是,打了这么久的仗,二人对他的战法充分了解,这可把老四愁坏了。

    道衍却是精神大振,喜道:“殿下,咱们机会来了,只要拿下金陵,大事定矣!”

    朱棣闻言,眸光大盛,旋即又黯淡下去,“不行,一旦那样做,咱们的补给线就断了,而且金陵城可不像其他城池,想攻破谈何容易,建文还有禁军……”

    “殿下别忘了,李青、李景隆、耿炳文、郭英他们都在京师,只要他们打开城门,咱们大军长驱直入,万事大吉啊!

    至于补给线……去他娘的补给线,一进南京城,全都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