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论大明国运

    第42章 论大明国运 (第2/3页)

 虽然历史有夸大成分,但当时肯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极寒,这个应该不会有错,百姓看天吃饭,地里没有收成,只能造反。”

    顿了顿,“汉末三国时期,史料再一次记载了这种极寒天气,而且这种天气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

    它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不会瞬间恢复,而是一点点变好,在此过程中,人口减员之多,简直恐怖至极;

    莫以为人口的锐减,都是打仗造成的,天灾才是罪魁祸首。”

    道衍抿了口茶,继续道,“唐末、五代十国、宋初,这个时间节点,再次出现了严寒天气,所造成的影响……唉!

    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极寒,你觉得这是巧合吗?”

    不待李青回答,道衍又道,“根据贫僧推算,最迟二百年,这种天气还会如约而至,绝非人力能改变。”

    李青沉默良久,又问:“地呢?”

    “土地兼并呗。”道衍摊了摊手,“土地兼并历朝都有,但历朝都无法改变,避免;

    是当权者不想吗?

    不,是不能!

    皇帝也是人,个人是无法做到治理天下的,皇帝管百姓,需要官僚代理。

    官僚没有权势便管不住百姓,皇帝就要赋予官僚权势、特权。

    但官僚也是人,人皆有私心,他们除了为皇帝谋利外,还会为自己、为家族谋利。

    于是,官僚便会依仗权势,来兼并土地,这也是为何历朝以来,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根源所在。”

    李青吁了口气:“说说人吧!”

    道衍说得口渴,一口气饮尽杯中茶,这才继续道:“先说百姓吧!

    如果把大明所有的财富,比做一张大饼,那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分下去,到了百姓手里,就只剩一点儿碎饼渣了,现在大明还年轻,吏治相对清明,加上有前朝末期做比较,所以他们不会乱,

    但,随着人性的贪婪,国君更替之中对官员的约束下降,从上到下的层层盘剥会变本加厉,当百姓的利益,不断被自上而下压缩到极限后,他们必反!”

    李青点头,这些他也有所明悟,但道衍说的更透彻。

    “大师高见。”

    “呵呵……”道衍笑笑,“说完了百姓,再说说官吧!”

    “自古文武不两立,可以说,自王朝建立之日起,文臣武将的矛盾就开始了;

    文武之争,说白了,就是权势之争,也作利益之争。

    江山是武将们打下来的,所以在建国之初,文臣大多不是武将对手,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多久。

    因为治理天下,需要文臣!

    当此时也,文官必和武将争权夺势,当然,武将也会反击,但随着开国功臣的逝去,他们的影响力会严重下滑;

    在此期间,如果武将豁得出去,便会造成大动乱,如果没有,那么武将集团必须做出妥协。

    而作为皇帝,是绝对不会让武将豁出去的,因此,历朝以来,文武之争,都是以文臣胜利而告终。”

    道衍长长吁了口气,笑道:“以上种种,便是贫僧对天、地、人的诠释,永青侯以为然否?”

    李青苦笑点头:“大师高见。”

    道衍把所谓的大势,讲得尤为透彻,可正因为透彻,才更让人绝望。

    至此,李青总算彻底明悟了师父的话:大势不可逆,需顺势而为。

    ……

    两人聊了许久,期间,李青请教了很多问题,道衍是一个智者,基本都能解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