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实诚的孩子

    第65章 实诚的孩子 (第1/3页)

    关外草原。

    朱瞻基望着蓝天白云,回头看了眼冗长的大军,满脸欣然。

    他十分享受这种带兵出塞的感觉,也对这广袤的草原有着浓厚的兴趣。

    “人生还是太短。”朱瞻基轻声感叹,“若给我百年时间,我定能不动刀兵,逐步将整个草原划归到大明疆域,关内关外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家,不分彼此。”

    草原人口仅有大明十分之一,但面积却异常广阔,它没有城镇,草原部落也不集中生活。

    他们分散的太厉害了,随时能搬迁,单靠武力征服,根本行不通。

    张辅听到他的感叹,拨转马头靠近了些,拱手道:“皇上胸怀大志,臣愿效犬马之劳。”

    昔年汉王谋反,张辅也受到了攻讦,称他和汉王勾结。

    不过朱瞻基并未上套,张辅已是位极人臣,即便汉王上位,又能给他什么?

    所以他依旧重用于张辅,并为其加岁禄,恩遇更胜往昔。

    这也让张辅倍受感动,更加忠心追随。

    朱瞻基笑了笑,“国公今年六十了吧?”

    “过完年才六十。”张辅认真说,“臣还干得动。”

    “嗯…六十岁也不算老。”朱瞻基笑道,“想不想重新掌兵?”

    张辅心中激动,随即又是一凛:“臣并不是那个意思……”

    “哎?无需如此,”朱瞻基笑着说,“朕对老国公从未怀疑过,咱们是一家人嘛。”

    加了一个‘老’字,意思不言而喻,张辅混了这么多年,可不是单纯的莽夫,当即不再多嘴。

    朱瞻基不是不信任张辅,而是后者现在的名头已经大得吓人了。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光禄大夫、左柱国,这一系列头衔,足以震慑百官,朱瞻基自不会再给其权势。

    朱瞻基拉家常似的说着:“先帝曾言,国公虽武臣,然,知礼过六卿;国公以亲以贤,忠存社稷……”

    朱瞻基夸着,张辅谦虚着,一路向北。

    ……

    瓦剌部。

    伯颜帖木儿以大明皇帝的敕封诏书,顺利接管了瓦剌,有人不服,但明面上还是承认的。

    因为这是大明皇帝封的!

    谁也不敢跟大明对着干,且不说大明的武力,单是给断了贸易,就能让他们万分难受。

    不过,伯颜帖木儿终究是太年轻,没有雄才大略,不善谋划,且没有耀眼战绩。

    他能坐上这个位置,靠的是瓦剌前首领脱欢之子这个身份,以及大明皇帝的敕封,仅此而已。

    而草原上的部落,最讲究的是个人能力。

    他们没有中原王朝那一套,什么天潢贵胄,顺位继承,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