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再起涟漪

    第54章 再起涟漪 (第2/3页)

动作,且勋贵入阁的先河一开,难保后面不会有人有样学样。

    另一方面,河套、漠北,海商……大明繁荣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打个样,带好头。

    盛世繁荣中的蛀虫,是成长最迅速,且危害更大的存在。

    最终,李青决定等石彪回京,漠北草原局势若不紧张,那就不入阁,因势利导即可;

    反之,那便入阁!

    …

    大明的年假不长,就几天时间,短暂的放松后,这个庞大机器再度恢复运转。

    李青依旧清闲,他在等,等石彪回来……

    元宵节前的这段时间还在年节内,朝堂十分平静,没人找事,皇帝也温和待人。

    双方都在蓄力、回蓝,为后续对抗做准备。

    正月初十,平静的朝堂荡起涟漪,咸鱼的李青也上了朝。

    不是石彪从草原回来了,是大明内部出了些乱子。gòйЪ.ōΓg

    ——广.西大腾.峡土司闹事儿!

    奉天殿。

    群臣各抒己见,吵的人耳朵疼。

    文官对此表示愤慨,然后主张怀柔手段,以礼仪教化来消弭土司的不臣之心。

    武将不善言辞,几乎都不怎么说话,这让好不容易逮着机会的朱见深,颇为恼火。

    可他哪里又知道,对内用兵的难度远大于对外,倒不是说,土司的作战能力高于漠北鞑子,而是地理环境所致。

    这些个土司占山为王,凭险而守,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自给自足,用强硬手段……代价太大不说,还不一定能赢。

    茫茫大山,且不说补给问题,几万人丢进去也砸不出多大水花。

    要知道,朱元璋那等霸道的人,以及洪武初期的明军战力,且还是名将如云,都没能彻底解决土司问题。

    土司仪仗地利,虽不至于成为国中之国,却也时常跋扈,与附近百姓起摩擦,是常有的事。

    朱见深想发兵,奈何连武将都不吭气,他也只得暂时忍耐下来,找李青商议对策。

    ~

    乾清宫。

    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朱见深率先亮明自己态度:“一味怀柔,只会助长他们跋扈气焰,必须要打,打疼了他们,再来谈。”

    “皇上言之有理。”李青点点头。

    “然后……呢?”朱见深希冀地望着他,“先生有良策不妨直说。”

    李青道:“然后…还是不打为好。”

    “……”朱见深气恼,“成化元年他们就闹过一次,你可知道?”

    “呃…不知。”

    朱见深更怒:“你当然不知,因为你都不上朝!”

    李青战术性地后仰,避开朱见深的吐沫星子,无奈道:“皇上你先别急,对土司用兵,真的不明智……”

    “朕不听!”朱见深强势打断,气道:“朕找你是让你想对策的,不是让你劝朕罢手,劝人的话,朕在朝堂上就已经听够了。”

    不待李青说话,他继续输出:“你可知仅是朕在位这两年半,土司就闹了多少乱子?”

    “朕听你的,一直着致力于稳定朝局,隐忍不发,可这些个土司再不治,他们都要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