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走马过水、都云洞

    第92章走马过水、都云洞 (第1/3页)

    湘阴。

    地处洞庭湖之南,居湘江、资江两水尾闾。

    又坐望沅陵、湘潭以及沅江以及澧水。

    在三湘四水之地,可谓位置绝佳,无论北上、南下,交通都极为便利。

    湘阴北有大帐三湖,原本是洞庭的一部分。

    只不过沧海桑田,渐渐形成了三座湖泽,但而今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称呼为南洞庭,或者大帐、北头、鹤照。

    石君山就与北头湖相邻。

    一行人出了庄子。

    直奔大帐三湖而去。

    陈玉楼一身长衫,此刻的他,双目微闭,似睡非醒。

    身下龙驹极通人性,似乎察觉到主人的心境,奔逸绝尘,四蹄落地极为轻缓,坐在马背上几乎感受不到太大震动。

    远远望着,犹如一道白色羽毛在晨雾之间轻轻飘动。

    不仅他身下龙驹神异。

    身后几人所骑,也都是天下罕见的异种。

    鹧鸪哨选了一匹关外马,跨坐在马背之上,一身道袍随风鼓荡,目光熠熠,神色凝静,恍然山中避世修行的道君。

    红姑娘的马来头也不小。

    一身赤色如火。

    当年她上山时一眼就看中了它。

    养在身边十年。

    此刻一袭红裙的她,随着奔马来回起伏,英姿凛然,犹如红翎。

    至于昆仑,因为身形太高,一般的马根本无法承受。

    他选马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膘肥体壮、耐力惊人。

    身下那匹马,比起其他足足高了半个头,四肢粗壮,四只马蹄上都用乌金包裹,踩在石子上落声有如雷动。

    清越的金石声响彻。

    半个钟头不到。

    车队和马队便抵达了北头湖码头。

    一路过来,晨雾浓厚,湖上的水雾更是惊人。

    举目望去几乎看不到太多景象。

    只有靠在岸边一艘大船,以及几条舢板、木船在雾气中来回穿过,隐隐还有几道忙碌的身影。

    那是附近靠水吃水的渔民,在早起撒网捕鱼。

    “手脚都放快点。”

    “先把东西搬上船。”

    “争取傍晚能到辰溪过夜。”

    码头处,不断传来一道道提醒声。

    陈家伙计正在迅速卸货装船。

    此行,连同陈玉楼等人在内,前往滇南的大概有四十多,接近五十号人。

    除了身手矫捷的盗众。

    随船而行的还有医师一类。

    滇南之地,毒瘴遍布,加上又是夏日,长途赶路最是容易暑热中毒。

    没有医师一起,恐怕还没下斗,就得折损一半。

    没片刻钟。

    物资就已经尽数装船。

    除了必要之物外,就只携带了能够保证三五天的粮食。

    这年头虽然物价惊人。

    不过有钱什么时候都能进行补给。

    但枪械、火药之物,就比较扎手,而且又是防身保命的东西,陈玉楼也不敢假手于人。

    “行船!”

    走水路的伙计,大概有二十来人。

    都是在山上多年的老人。

    绝大多数擅长水性。

    当时挑人时,陈玉楼特地叮嘱拐子,就是因为献王墓内外水系丰富,尤其是水龙晕,不能潜水,只能隔河相望、鞭长莫及。

    此刻一道喝声响起。

    扬帆的哗啦声顿时接连不断,不多时,那艘快船便破开雾气,往大帐湖而去。

    三湖彼此衔接。

    大帐地处最西边,又与沅江相通,等入了大江,便能一路抵达滇黔交界。

    目送船只离去。

    陈玉楼也不耽误,回头看了眼众人。

    “我们也走。”

    “是,掌柜的。”

    一阵回应声传来。

    然后在唏律律的马啼嘶鸣声,二十多道身影,迅速骑马而去。

    按照陈玉楼的规划。

    他们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先行抵达黔南都云洞一带。

    那地方世代苗侗共居,土司统治山民,对外人最是忌惮,但偏偏那里又是进入滇南的必经之道。

    所以,必须提前过去早做计划。

    随行的盗众早就得到了消息。

    对此计划并无半点意外。

    甚至,对他们来说,也就是没有飞天遁地的本事,要不然都恨不能早一天进入滇南。

    也好和上次去瓶山的弟兄一样。

    大干一场。

    他们常年在山上,哪里不知道,上个月掌柜的去了趟猛洞河,便倒了一座大斗,取回近千件明器。

    一时间几乎震动了整个倒斗江湖。

    要知道,几百年里,不知道多少人惦记瓶山古墓。

    但却没有一人成功盗取。

    只丢下一条条人命,以及无数诡异传闻。

    什么瓶山尸王、移尸地、鬼雾、山精大妖之类。

    但偏偏……这样一座惊世大藏,陈玉楼前后只用了半个月不到,便将其盗取一空。

    尤其是这些天从省城传回的消息。

    据说白沙古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