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雮尘珠、融太岁、凝真身

    第147章雮尘珠、融太岁、凝真身 (第1/3页)

    “万物相生,青木长生。”

    “炼气血、凝灵种、聚真身、铸道体,自此挣脱枷锁,超然物外,与天地同寿,遨游九天,登仙极境。”

    青木长生功。

    一共五重。

    看似简单寻常。

    但每一重想要成功都难如登天。

    最早穿越那段时间陈玉楼不管不顾,无论庄子还是山上,全都交给鱼叔、拐子和红姑娘三人打理。

    他则是一心修行。

    但即便如此,也花费了足足半年,方才踏入第一重熔炼气血。

    但就是这第一层境界。

    便让他洗髓伐骨,超越二十几年俗世练武之功,踏入炼气关。

    之后瓶山一行。

    将药壁以及云藏宝殿三座露阁洗劫一空。

    带回的无数芝草灵药以及数枚内丹。

    才让他一举凝出灵种。

    踏入青木功第二层。

    而青木真身,绝对是青木长生功最为关键的一重。

    所以,早在凝聚灵种时,他就考虑了很久。

    鬼方树、赤须树、昆仑神木、楗邺神木以及这头万年太岁,都曾是他的目标。

    不过,最终定下的却是太岁。

    其一太岁生生不灭,能够存活千万年时间。

    与青木长生功极为契合。

    第二点,自然是因为相较于鬼方、赤须以及昆仑、楗邺,可遇不可求,万年芝仙就在献王墓玄宫之内。

    倒斗寻珠的同时。

    熔炼太岁,凝聚真身。

    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今,终于走到了这一步,饶是陈玉楼已经尝试推演过无数次,惊喜仍旧无法抑制。

    炼气血,岁百年,凝灵种,岁二百,聚真身,寿五百载。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贫民,谁能抵挡得住长生的诱惑?

    一旦凝聚出真身。

    没有意外的话,他能活到五百岁,无病无灾。

    这还只是第三重。

    可想而知,青木长生功何等惊人。

    真正直抵永生大道的修仙法门。

    隐仙派青池道人传下的玄道服气筑基功,放在俗世也算是第一等的修行法,但终究还是道不如仙。

    何况,玄道功只有炼气到筑基之术。

    玄道功陈玉楼也认真揣摩研习了无数次。

    可以说,在这门修行法的造诣上,即便是走出最远的鹧鸪哨,也不如他理解深厚。

    高屋建瓴,一览众山下可不是简单说说。

    筑基之后。

    极有可能就是与六翅蜈蚣一样,凝结内丹。

    不过这也是他的推演,真要修行,还是需要去找寻筑基功后的法门。

    隐仙派传承千百年,或许还有门人弟子存于世间。

    但大概率在避世修行。

    实在不行,还能去青池山下,亦或者真武宗寻一寻,总有机会。

    只要踏入修行大道。

    就等于脱胎换骨,自此道凡两隔,不然炼气关也不会被称之为跃龙门。

    呼——

    吐了口浊气。

    陈玉楼摇头散去心头杂念。

    屏息凝神,运转青木长生功。

    气海内,磅礴灵气不断洗练着那枚灵种,让它看上去更为碧绿惊人,宛如一颗惊世翠玉,浑然天成。

    随着功起。

    灵种也缓缓从气海内透体而出。

    悬在他身前半空。

    青芒万道,映照的他更是出的出尘出众,神态平静,眸光如水。

    ……

    “起!”

    椁室之下,竖井深处。

    手握探钩先行拔除棺身角落,那四只黄金麟趾后。

    鹧鸪哨双手按住棺身缝隙边沿,看了眼棺尾处的师弟老洋人,再不犹豫,一声低喝。

    咔嚓——

    两人同时运力。

    刹那间,一道低低的裂鸣声,玉顶棺盖瞬间被两人抬起。

    因为身处太岁穴眼当中,气息生生不断。

    令献王尸体仍旧栩栩如生。

    借着风灯光火看去,他皮肤血肉似乎都还有活性,红润如常,丝毫不像是一具死了两千多年的古尸。

    棺中也无尸气。

    看到这一幕,饶是见多识广的鹧鸪哨,也不禁暗自心惊。

    他这辈子见过的活尸、湿尸、干尸甚至冰尸不计其数。

    但却从无一具,能有此刻棺中献王真身保存的如此之好。

    即便是先前葫芦洞湖中那些女尸也不行。

    献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真的只是在沉眠,而非死去。

    此刻的他,静静躺在麟趾棺内,头戴七道冕旒,身着黑色蟒纹玉甲敛袍,腰间挂着紫金带。

    与会仙殿壁画中一模一样。

    花灵心头一动,下意识去看冕旒冠下,只是……那里却只剩下一道印记,并无雮尘珠。

    但看印记大小。

    应该就是为了契合雮尘珠。

    只不过死后被取走。

    “老洋人。”

    她在低头思索,鹧鸪哨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献王尸身实在太过诡异。

    哪有死了两千年的人,还能鲜活如生?

    老洋人跟了他十多年,彼此间早已经默契无比。

    此刻不用提醒,他便已经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