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降服心猿、拴住意马

    第198章降服心猿、拴住意马 (第1/3页)

    隔天一早。

    陈家庄外乌泱泱一帮人齐聚。

    一队人以李树国为首,昨日吃过接风宴,他就有些坐不住,想要尽早赶往石君山,开始架炉炼器。

    除了他之外。

    还有红姑、花灵和老洋人三人。

    他们几个一方面是身负护送材料之责。

    老洋人尤其如此,毕竟此行,就有他的秦川弓。

    他向来视那张大弓如命,如今终于有了重铸的机会,哪能不亲自盯着,又听说石君山那边有百尺地龙,不曾见过的他一心想要去看看热闹。

    至于花灵和红姑娘。

    两人纯粹是在庄子里待久了。

    打算趁此机会去透透气。

    石君山连接大帐三湖,与洞庭也相隔不远。

    至于另外一支队伍。

    则是由花玛拐和昆仑领着。

    他们要去一趟州府和长沙城。

    遮龙山献王墓,收获无数,这几天紧赶慢赶,总算将那些明器清理出来。

    除却古滇国之物。

    还有秦汉流落的古藏。

    稍次一些的明器,送入各县、府、州城的陈家铺子出售,至于那些价值连城的古物,则是流入搬金楼内。

    当然。

    搬金楼作为陈家的金字招牌。

    几个月之前才开了一次。

    这趟肯定不能再来。

    一年数次,那再大的金字招牌也得落灰染尘。

    陈家三代盗魁,在次行当浸淫多年,深谙其中门道。

    越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越要捂着,不然和路边白菜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

    倒是可以放出点消息。

    为下一次搬金楼重开造势。

    而这趟之所以带上昆仑,却是陈玉楼特地吩咐,从他开窍通灵过后,虽然已经能够识文断字,但性格还是太过孤僻。

    就算在庄子里。

    大多数时间,不是练武,就是宅在自己的小院里读书。

    这么好机会。

    正好让他也出去见见世面。

    另外,最重要一点,队伍中还有张云桥,他也是老江湖了,带上他一起,能够四处打听打听横练秘法。

    一帮人各自道别。

    随后便兵分两路各自离去。

    转眼,原本还热闹异常的陈家庄,一下又变得清冷了不少。

    “看样子,这段时日,就只有道兄和我两个老家伙留守了。”

    庄外。

    目送两拨队伍消失在青山之间的小路上。

    陈玉楼这才收回目光,朝一旁的鹧鸪哨打趣道。

    “杨某真老了,但陈兄你可是意气风发,当不得老家伙。”

    相处的时间久了。

    连向来孤僻冷傲的鹧鸪哨,都变得随和了不少。

    “道兄如今白发复黑,道家真人也不过如此了。”

    陈玉楼摇摇头。

    数月时间。

    当日老熊岭义庄外的他,和如今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说到修行,陈兄,杨某这段时日正好有不少疑惑想要请教。”

    “道兄尽管直言。”

    陈玉楼神色一正。

    随即朝前指了指,两人一左一右,径直朝庄内走去,沿着湖边一路慢行。

    从遮龙山返回的一路上。

    他就能明显察觉到,鹧鸪哨修行势如破竹。

    从养气境一跃踏入化气境。

    看似只走出了寥寥一步。

    但道门修行,每踏出半步都难如登天,多少人困在瓶颈桎梏中难有寸进。

    细细回想,其中分水岭,似乎就是在老司城那一晚过后。

    所以,养气并非温养蕴气,静如止水,而是因人而异,对鹧鸪哨这种藏器于胸,怒则暴起的人而言,避世静修,反而对修行无益。

    等鹧鸪哨将自身遇到的疑惑尽数说出。

    陈玉楼则是稍稍沉思下。

    便给出了思路。

    以他如今的境界,实在胜出一行人太多,所处的位置不同,登高望远,高屋建瓴,往往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让他们豁然开朗。

    同时。

    信步闲聊中。

    陈玉楼也终于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就如他所想的一样。

    鹧鸪哨明显也感觉到了,当夜在老司城放开桎梏,仿佛回到了以往重未修行的日子,肆意冲杀,反而一扫胸中郁气。

    之后再闭关修行。

    更是势如破竹。

    鹧鸪哨隐隐担心,如此一来,会不会让之后修行陷入困境。

    杀心太重。

    不似道门修行之人。

    而是江湖上那些堕入黑暗的邪魔外道。

    “道兄想多了,若是连直抒胸臆,随心所欲都做不到,反而故步自封,在自身缠上诸多枷锁,又谈何修行?”

    听着他话里话外的担忧。

    陈玉楼只是摇头一笑。

    而听到这话。

    鹧鸪哨忍不住眼前一亮。

    当夜在老司城,他就是这么想,只不过等到冷静下来,反而瞻前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