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陈某志在长生久视

    第217章陈某志在长生久视 (第2/3页)

 了尘虽然在无苦寺修行多年。

    尤其这些年,几乎不与外界相通。

    但出家前也是老江湖。

    “一人?”

    “据我所知,当年张三爷不是收了四位弟子么?”

    陈玉楼随口问了句。

    “确实收了四位弟子,只不过老衲四师弟阴阳眼,只对风水之术感兴趣,从不参与倒斗,并未学得张三爷的摸金术。”

    好像还真是。

    张三链子门下四人。

    飞天狻猊、金算盘、铁磨头以及阴阳眼。

    就属孙国辅在江湖上名声最为浅显。

    若不是因为将半卷十六字传给了胡国华,几乎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点了点头。

    陈玉楼借着抬头观月的间隙,暗暗吐了口气。

    了尘句句不离金算盘。

    可惜他却不知道,那位二师弟早已经追随师傅而去。

    如今世上确实只有一位摸金校尉了。

    那就是他自己。

    至于杨方,虽然身负摸金传承,但师傅金算盘那枚摸金符却并未给他,所以,他其实并不能算摸金校尉。

    就如张三爷那一脉本家。

    张九衣、张嬴川、司马灰。

    虽然同样尽得摸金传承,一身本事,但却不能归入摸金校尉一行。

    四派八门当中。

    摸金校尉规矩最为繁琐。

    就一条摸金符,就足以断绝许多念想。

    张三爷总共也就传下三符。

    而且摸金不像卸岭和搬山,有不传家人的规矩。

    所以摸金符才会落入了尘他们师兄弟三人手中,而不是张家嫡传张九衣。

    “不过……”

    见陈玉楼沉默不语。

    了尘还当他是受了打击。

    犹豫了下,又补充道,“陈掌柜若是真想学些摸金术,老衲也不是不能破例。”

    他如今手中一共有两枚摸金符。

    当年铁磨头身死,他的那枚一直被了尘带在身上。

    虽是意外,但他却因此极为自责,始终无法原谅自己,以至于走到了削发为僧,剃度出家这一步上来。

    他此生已经断了收徒的念头。

    但铁磨头不同。

    自己却是可以代他收徒。

    也能将他的摸金符传下,不至于以后百年江湖上,完全没了铁磨头的名号。

    最关键的是。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

    陈玉楼心性确实深受他的赏识。

    卸岭力士又如何?

    他当年被张三爷带回门下前,还是江湖上有名的飞盗,做的是梁上君子,劫富济贫。

    “只是摸金术么?”

    见他说的认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陈玉楼脸上那抹随意也收了起来。

    “不错,摸金校尉传承,老衲可以倾囊相授。”

    听到了尘这句承诺。

    陈玉楼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摇头婉拒了。

    他对卸岭魁首的兴致都不高。

    一心沉浸于修行。

    只想证道成仙。

    哪里又会对什么摸金传承感兴趣?

    “真不愿?”

    见状,了尘那双苍老的眸子里不禁浮起一抹黯然。

    但他仍旧心存不甘。

    这么出众的晚辈,他已经很久不曾见到,同时也确信大概率这辈子也见不到第二位了。

    甚至不惜违背师命。

    不入门下。

    也将摸金符传授于他。

    只可惜,陈玉楼仍及摇头,脸上露出歉意,“前辈,实不相瞒,陈某志不在此,前几日在竹海,我曾说想搬来此处隐居。”

    “你或许会以为是玩笑之言。”

    “但在下真是这么想过。”

    “或许再有几年,陈玉楼这个名字便会从江湖上消失。”

    听他一字一句,平静的讲述着。

    了尘心中却是仿佛有雷起。

    卸岭陈家。

    三代盗魁。

    坐拥常胜山十数万卸岭力士。

    真能说放弃就放弃?

    避世修行,说的简单,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但转念一想,陈玉楼本就非常人,志向高远不在燕雀,也在情理之中。

    “是老衲鲁莽了。”

    了尘点点头,不再多想。

    这世间万事万物,冥冥中早有注定。

    既然人家不愿,他自然也不会强求什么。

    ……

    接下来几天。

    了尘仍旧一如往日,专心于破译天书。

    陈玉楼几人也是继续住下。

    并未急着返回湘阴。

    趁着在无苦寺这段时日,闭关修行再合适不过。

    搬山一脉三人显然也是这么想。

    尤其是鹧鸪哨。

    距离无苦寺不远的虎背岭北麓,有座前人留下的隐居洞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