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蜀汉庸主与权臣

    第一百二十七章蜀汉庸主与权臣 (第1/3页)

    夏侯霸见蜀汉朝堂居然如“集市一般”,没有一点君臣礼仪,心中纳闷。

    想到昨日见陛下之时,陛下言谈举止也并不像是个庸主。

    莫不是公主智计绝伦,早就将蜀国陛下拿捏?

    昨日陛下表现皆是公主为了不回魏国而教,两人配合演戏而已?

    夏侯霸越想越糊涂,一时间不知自己应该怎么样定位这蜀主刘阿斗……

    “陛下有旨!众臣肃静!”

    正在夏侯霸踌躇之时,黄皓声音再次响起。

    众臣听到黄皓话语,议论之声戛然而止,似乎黄皓之言就是圣旨一般。

    夏侯霸见状,不禁又是一惊。

    “宦官专权”四字差点脱口而出。

    刚要去看陛下反应,文官班列中一大臣跨步出列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魏国使臣所言诸多事宜,不可一并处置。

    兵与将不同,将与君又不同,请陛下将此事分别处置!”

    李世民暗中观察夏侯霸半天,见夏侯霸脸上表情极其丰富,似乎在纠结什么事。

    又想到自己平时喜欢先让众人尽情讨论,了解大家心思之后再表态的做法。

    猜到夏侯霸可能是认为自己压不住朝堂诸公,有庸主的嫌疑。

    方才黄皓只是照例替自己开口令群臣安静,很有可能被夏侯霸解读为自己“宠幸宦官”。

    本来准备正常主持朝会的李世民,心中忽然冒出一个邪恶的想法。

    既然自己“昏君”的形象在他国之人心中如此根深蒂固,那今日倒不如就将错就错,让夏侯霸坚信自己就是“无能之君”。

    日后夏侯霸回去跟曹叡汇报之时,曹叡定然更加坚信蜀中只有魏延等老臣可与魏国抗衡。

    如此一来,曹魏必定放下戒心,专注边境异族与东线吴国战事。

    自己就可以安稳发展蜀中,日后北伐之时,也更容易让其轻敌,而后打他个措手不及。

    拿定主意后,李世民看向刚才那位大臣道:

    “李郎中所言极是,此事还需诸公替朕分忧。

    只是不要过于为难夏侯将军,毕竟夏侯将军与朕有亲。”

    夏侯霸见蜀国已经开始商量赎金事宜,连忙插嘴道:

    “陛下,外臣是代表大魏之主前来商讨战后事宜。

    最后还望陛下能亲自定下赎换方案,这样外臣也好向吾大魏之主交代。”

    夏侯霸说话之时,眼睛一直暗瞟龙榻之上,希望看一看蜀主神情,进而更准确判断蜀主是否“昏庸”。

    此一点对魏国来说也很重要,若是蜀国陛下确实不谙世事,任由佞臣、宦官把控朝堂。

    那魏国只需按兵不动,静待魏延等老将凋零。

    到时遣一善辩之士,进蜀中游说奸佞之臣,再辅以大军威压边境。

    蜀国朝廷动荡,忠臣良将谏言又不能直达天听,朝中奸佞必然劝其主投降,以免刀兵之危。

    届时拿下蜀国当不需克服“蜀道之难”等不利条件,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