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毌丘俭调任幽州,糜威送信

    第一百五十六章毌丘俭调任幽州,糜威送信 (第1/3页)

    邓芝不置可否。

    “此番孙权封公孙渊大司马、东吴辽东太守、领青州刺史。

    意在将公孙渊稳住,令其时常在辽东牵制曹魏。

    同时孙权也准备了大量赏赐之物以及商品,计划沿海北上,与辽东通商。”

    略微一顿后,邓芝继续道:

    “臣回归之前,孙权曾询问臣,魏兴、新城二郡也就是汉中下辖西城、上庸一带,应属蜀吴哪方遥领。

    虽说先帝在时,魏兴、新城二郡已被曹操划归荆州。

    但臣以为此二郡本就是汉中下辖领土居多,也可算作汉中郡领地。

    于是臣向孙权表明心意,遵循之前两国共治之策,魏兴、新城应归吾大汉遥领。

    孙权破天荒的未曾反驳,似乎臣之想法正合他意。

    接着便询问臣,若相邀陛下一同攻魏,陛下可敢应邀东出永安,攻取新城、魏兴等地,以响应东吴伐魏。

    吾想到昔日丞相北伐时,数度邀请孙权配合出兵牵制曹魏,孙权皆应邀,便未拒绝孙权。

    为了吾大汉以及陛下声誉,臣越暨向孙权表明,陛下愿出兵攻打魏兴、新城,响应吴国伐魏。”

    “伯苗所言极是!此举不但甚合朕意,并且对朝廷来说,还有重大意义!”

    邓芝本以为陛下会为难,没成想陛下如此爽快答应。

    自己来前答应孙权定能劝服陛下,孙权才将书信交与自己,放心准备西征之事。

    陛下如此,自己准备的一大套说辞却是无用武之地了。

    想到此处,略感意外的邓芝,不由疑问道:

    “臣之前笃定陛下必然答应此举,才敢向孙权夸下海口。

    如今劝谏之言一句未说,陛下便果断答应,着实令臣有些纳闷。

    还请陛下为臣解惑。”

    “哈哈哈!伯苗,这就是汝不了解朕了。

    此前朕对汝等心腹之人多次提起新政之事,其中便有一项与战事有关。

    如今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朕正确个合适的契机与借口提起此事。

    今番孙权相约攻魏,正是给了朕一个机会。

    朕决议应下此约,不过只是出兵佯攻,见势不对立即撤军。

    只要咱们大军一动,曹魏荆州之兵必然也动。

    这样便可减轻东线孙权压力。

    同时朕也可以将世袭兵、郡兵派去战场亮亮相,只要他们缺点显现,便可收兵。

    届时以此为借口,提出并推行朕的新兵制,便成为势在必行之举。

    再令此番被推荐的几位良才带兵历练一番,回归之后好提拔他们到重要岗位。

    如此一举两得之事,朕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深谋远虑,臣自愧不如!

    既然如此,那臣即刻令随行而来的吴使回去禀报。

    其沿水路顺流而下,日夜兼程之下,不出一月便能将消息送到。

    届时吾大汉军队,也差不多准备妥当,两相配合之下,希望东吴能有所建树。”

    “好,事不宜迟,伯苗受累,先去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