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9章

    9 第9章 (第2/3页)

如今家里有了举人,受其庇护便不必缴纳赋税了。

    如此下来,用不着两年,尤氏必然发达。

    “你便晓得了作何都回来两日了,尤家怎还在放鞭炮热闹。”

    早食间,外头的炮仗声噼里啪啦的响,赵母同霍戍说了些村里大姓之间的事儿。

    这些年赵母过得苦,丈夫卧床,儿子又前去徭役没有消息,忧愁吃喝也就罢了。

    家里没有理事能支撑起来的男人,村里人一贯是欺软怕硬,没少暗暗的欺她。

    为此在外时,她从来不曾说谁家的事儿,只怕惹来口舌。

    早两年丈夫还在的时候,尚且能同他说一二,这几年进进出出都只一个人,屋里屋外的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霍戍话少,且也不是个会与人说长短的性子,她乐得同他说些村长里短的话。

    原先她以为霍戍会不爱听,倒是不想偶尔也能插上两句话。

    就好比是:“纪家几房?”

    “纪家里正那一辈人有兄弟姊妹八个,儿子四个,四房人。”

    霍戍静静的听着,早食白粥就腌菜,吃得简单,可赵母的风腌小菜做的不错。

    是夏时摘的长线嫩豇豆腌的,现在吃味道刚刚好,脆而鲜咸。

    “这么一来,尤家的风头要盖过纪家了?”

    赵母道:“有了举人做庇护,尤家势必起来,压倒纪家一头也不为过。只是两姓要结亲,当也不会斗得太厉害,纪里正这一房也是能受些好处的。”

    “不过也是里正一家应得的,他没少为尤二郎读书跑过。”

    霍戍沉默了片刻,这些事情于他找长岁的姘头并没有什么线索,但听闻是与纪家有关,却又还是耳贱顺着听了下去。

    听了赵母的这话,心里更是没来由的冒出些烦躁来。

    霍戍没头没尾又好似故意岔开话题一般,道了一句:“腌菜很可口。”

    赵母笑了起来:“长岁以前也喜欢,你们俩口味相和,难怪能结成生死兄弟。”

    “我待会儿去城里一趟,买些布匹,在顺道买些面粉回来包饺子,再给你做个酸豆角鲜肉馅儿饺子可好?”

    霍戍没有拂赵母的好意,应了一声 。

    赵母见霍戍乐意,心里高兴。

    她偏头瞧见外头的云迟迟不散开,吹的风也冷飕飕的,便是不下雨,估摸着也得是个阴天。

    “秋雨下来天就冷了,好在是粮食晒的也差不多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得提前把秋衣做好,否则天一下子冷下来可就措手不及了。”

    元慧茹已经好两年扯过布做衣裳了,秋冬都是干挨着,一个冬季总是咳嗽着,现在日子好了一点,总也不必那么苛着。

    她回眼看向霍戍,一身麻布短襟,虽不曾补丁,却也磨损很旧了。

    “你总是穿得单薄,伯母给你做套厚实些的衣裳。”

    霍戍弹了弹衣角:“我习惯了,不冷,伯母不必麻烦。”

    “南北气温不一样,稍不留神就病了,而且伯母一点不麻烦,女子都爱做衣裳,给家里人做更高兴。”

    霍戍手里的筷子一顿,听赵母这么说没再推却,转而放下筷子从身上去取荷包:“那便有劳伯母了。”

    赵母却阻断了人掏钱的手:“伯母要给你做的,入秋了谁家不给孩子做衣裳,哪里有孩子掏钱的说法。”

    这些天了,他瞧着霍戍也不是个邋遢的人,但衣裳换去换来就那么两套,想必也是没什么银钱的。

    自己都那番境况,却也没把长岁攒的钱给昧了去,一两百两的银子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