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初露锋芒的卫青

    第七章初露锋芒的卫青 (第2/3页)

    卫青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心里面暗暗的想道。

    “这样的部队也能打仗?估计当他们,看到匈奴人的时候,没等打仗,全都跑了。”

    不过,面对这一幕,哪怕卫青是皇帝的小舅子,他也无可奈何。

    西汉继承了秦朝的兵役制度,年满二十岁,行弱冠之礼的成年男子,若无特殊情况,都要服兵役。

    “………………”

    西汉时期的士兵们,按照精锐程度,可以粗分为,卫、戍、役。

    卫就是羽林军、中央军,是帝国的精锐,不管是装备,还是待遇都是非常的优厚,当然了战斗力相对来说,也是最强的。

    戍则是边郡地区,太守组建的地方军队,至于说战斗力吗?自然比不上羽林军、中央军,但是最基本的装备、军响还是充足的。

    算是地方自建的二线部队。

    役就是上面讲的那种二十岁成年男子,因为国家的法律,必须要服的兵役。

    正是因为人员鱼龙混杂,役兵的战力,在诸军之中,也是最差的。

    因为战力差的原因,朝廷对于役兵也不重视,无论是下放的装备、军响,役兵都是最差的,最少的。

    这就进入到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导致役兵的战斗力,越来越差。

    换句话说,卫青手下的这几百名士卒,都是各个村庄,按照人头摊派的。

    一般各村摊派,都是按照三十比一的比例,抽调人手。

    即一个几百人的村庄,就必须要抽调出几十个青壮年,募兵供官府调遣。

    这种士卒,属于那种,拿着锄头是农民,给一把刀就是士兵。

    战死了也没有抚恤金,还没有军响拿,最多是免除苛捐杂税。

    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被迫当兵的庄稼汉们,士气之低,也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边兵的生活很苦,天天窝在那屁大点的寨楼上,夏天太阳晒,冬天冷风吹,撒泡尿都得找伍长报告。

    日常伙食,吃的是黑麦霉面饼,穿的是满是补丁的破衣裳,一年半年才能换下来,看一看,瞅一瞅乡里面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