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媒体关注

    第十六章 媒体关注 (第1/3页)

    没有保罗·柯林斯的干扰,小吉伯特得以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式剪辑影片。

    他满怀信心,觉得自己剪辑的这版影片,会得到环球影业的青睐。

    此时在外面,因为斯皮尔伯格监制这部影片,加上又是鲨鱼电影等因素的叠加,使得这部《鲨滩》居然还拥有一定的关注度。

    几家媒体都报道了《鲨滩》拍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小吉伯特愚蠢狂妄嚣张的形象自然也被媒体宣扬出去。

    这其中,有部分是环球影业放的烟幕弹,想要引起公众对这部电影的关注。

    “在《鲨滩》的拍摄过程中,据有关人士透露,年仅二十一岁的导演小吉伯特·兰德里尼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环球影业正在考虑风险评估,决定不发行这部电影。”—《洛杉矶城市报》。

    “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小吉伯特·兰德里尼充满了叛逆的基因,插手电影公司剪辑权,并且为此大吵特吵。

    虽然这是年轻人的态度,但电影可不是用态度就能解决的工作。

    《鲨滩》这部电影前景堪忧,或不能在院线上映。”—《圣莫妮卡早报》。

    “据悉,目前环球影业已经决定把小吉伯特和剪辑师分开,两人分别剪辑一版,环球影业要看看谁的效果更好在做决定。”—《伯班克老实人报》。

    小吉伯特看到报纸上反复提起他的名字,很开心。虽然都不是什么好名声,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三十年后那帮流量明星们,不都是先黑红起来,然后在通过某个事情一朝洗白嘛!

    只要《鲨滩》上映取得成功,所有不好的名声,批评谩骂声,都会换成赞扬和吹捧的声音。

    媒体的尿性,几十年来都是一个样,小吉伯特太了解了。

    只可惜,在洛杉矶的《洛杉矶时报》,《时代》杂志,《名利场》等最顶尖的媒体都没有参与报道。

    要不然,小吉伯特的坏名声就不止局限在洛杉矶和附近地区了,可能会传遍整个美国。

    不过做人要知足,这些二三线的地方媒体报道,也算为小吉伯特提升了一点名气。

    反倒是保罗·柯林斯看到报道气得要死,报道是批评了小吉伯特没错,但没提他的名字啊!

    只是用一个剪辑师作为称呼,谁知道他是谁啊!

    但没办法,媒体又不是他能控制的。除非肯花钱去买通媒体,否则就眼睁睁看着小吉伯特挨骂,他没有任何收益。

    1991年的传媒资讯手段还是相当有限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