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提点朱元璋

    第十一章 提点朱元璋 (第1/3页)

    “不知在上位看来,我明白了什么?”

    章诚问了一句。

    朱元璋因而笑着回道:“自然是意识到内部文武不合、诸将矛盾重重的问题。”

    “国用兄弟虽然目光长远,但在洞察人心方面,比章先生你要差些。”

    说着。

    朱元璋就挥了一下扇子,然后说道:“咱真是恨没能早遇到章先生!”

    “上位谬赞。”

    章诚笑着回了一句。

    朱元璋接着又道:“咱在想,既然章先生你知道这个问题存在着,能否就替咱好好协调一下文武和诸将矛盾?”

    “这个我是办不到的。”

    “我能发现问题,但不代表我就能解决问题。”

    “上位应该另请高明才是。”

    章诚回道。

    朱元璋立即起身来:“这事非你章先生不可!眼下元璋身边的两幕臣里,国用兄弟出出主意还行,就是对咱的那些弟兄还抱有很多成见,反而是你章先生,咱看得出来,你对他们是没成见的。”

    “上位。”

    “这要燮理矛盾,就需要和稀泥,就需要自己受委屈。”

    “所以我是真做不到,毕竟我这人脾性不好,等上位有了别的儒士来投,上位到时候可以从投附上位的其他儒士里选更适合的人来做这事。“

    章诚继续拒绝道。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问道:“还会有儒士愿意投咱义军?就算有,只怕很难碰到啊!”

    朱元璋说后就叹了一口气。

    “章先生可知道,咱起兵后遇到多少儒士骂咱是贼?有多少儒士宁死不肯降咱,有的甚至听闻咱义军来,直接举家逃走!”

    朱元璋接着就有些无奈地说道。

    章诚知道朱元璋这是明显陷入了信息茧房,所以产生了这种错误认识,以为儒士大多都忠于元廷、宁死不从义军。

    事实上,这根本原因不过是义军还不够强大而已。

    何况,朱元璋本人在这之前都还只不过是义军郭子兴麾下一个镇抚而已,所以大多数儒士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轻易投附义军,自然会为了家族利益表现的对元廷特别忠心,尤其是不会投附朱元璋一个小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