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赶集

    第14章 赶集 (第1/3页)

    待牛车上又上了一人后,张大头才驾着牛车,往镇上赶去。

    镇上距离村里大概五六公里的路程,靠脚走的话差不多得大半个时辰才能到,坐牛车倒是三刻钟左右就能到了。

    到了镇上,张大头将牛车停在镇口,众人下了牛车,村里的许多人都是背了些粮食小菜来集市上卖的,便相约着往镇上东边摆摊位置走去。

    郭喜安记忆中虽没有来过几次镇上,但依稀对镇上的环境还有印象,她寻着记忆先找到了镇上唯一的一家钱庄,拿出一两碎银子换了一千文钱,然后再转到杂货店,买些酱油米醋盐巴等调味品,买好这些,她也不急着去买剩下她昨天盘点好要购置的东西,背着小背篓在镇上慢悠悠的逛了起来。

    桥连镇其实不算大,整个镇子也就东西南北四条街,其中东街也只有初一十五的赶集日子才会有周围村子的村民过来摆摊,卖的都是自家种的农产品,没有什么稀奇的。

    西街就是刚刚郭喜安换钱的那条街,整条街道比较严整,很多大的客栈酒楼都聚集在这个地方,桥连镇的县衙也在这条街上,是个比较“高级”的街道,多是富人出没的地方。

    南北街道就比较杂了,摆摊开店的都多,鱼龙混杂,十分热闹,有点像她前世的那种商业街。

    郭喜安四个街道都转了一圈,将四条街道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心里对如何赚钱已经有了些主意,不过今天来得匆忙,待下次准备充分了再试试心中的想法。

    她沿着北街往前走,进了一家打铁铺子,这铺子里有许多完成的成品,郭喜安买了口铁锅、一把菜刀、一把镰刀和锄头,还有一把烧火钳,讨价还价一番之后,总共花了三百一十八文钱,这比她想象中的还贵,这个时代的这些铁制品可比现世的还要值钱。

    买好了这些东西,路过猪肉摊,郭喜安犹豫了一下,问了问价钱,肥肉十五文一斤,肥带瘦十三文钱一斤,纯瘦肉只要十二文钱一斤。

    郭喜安有些惊讶,瘦肉竟比肥肉还便宜,不过想想也能明白,这个时代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