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藏得再深也能挖出来

    第248章 藏得再深也能挖出来 (第2/3页)

 卞秋言知道眼前的山神爷很啰嗦,简单交代之后,赶紧说正事儿,道:“莫爷爷,您还记得前朝的五重楼兵家修士常无晦吗?”

    “常无晦……那可是个厉害角色,想不记得都难啊。”

    矮胖老头一口吸干猴儿酒,打了个酒嗝,眯起眼回忆道:“常无晦在前景朝有战神之名,排兵布阵很有一套,那家伙性子古怪,桀骜不驯,很不合群。

    “当年我们起事之前,派遣谍子暗地里造谣中伤常无晦,搞得他身败名裂,到后面常老怪名声扫地,被前景朝皇族那些蠢货猜忌收拾掉了,老夫在其中出了些许微薄之力。”

    卞秋言敷衍着恭维一句:“莫爷爷您更厉害,真是深藏不露,为咱们大宁王朝开创立下了不世功劳。”

    “哈哈,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矮胖老头摆手谦逊,红光满面,像这种丰功伟绩,可以多提几次,大提特提。

    卞秋言笑着转了话头,道:“莫爷爷,您地头熟悉,还能找到当年手下败将常无晦的后裔吗?”

    “找他的后裔做甚么?都过去几百年了。”

    矮胖老头用审视的眼光看向年轻的道士,怀疑对方的险恶用心。

    卞秋言听出山神爷知晓常无晦后裔下落的意思,心头一喜,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与小师叔传音交流两句,解释道:“莫爷爷,您别误会,我们不是要找他们的麻烦,是当年常无晦出事之前,将兵书秘籍藏起来了,现今即将面对暗界门开,西原圣地需要失传的兵书,用来演练修士队伍,应对将要到来的大麻烦,您懂的。”

    徐源长拿出他捉妖山身份牌,证实此话的真实性。

    矮胖老头仔细查验牌子,放下心来,笑道:“伱们可算是问对人了,常老怪的后裔就在平潜县开枝散叶,他们为避祸,早年间改姓‘竹’,哈哈,想不到吧?”

    言语中透着三分不着调的得意。

    他有愧于认识多年的好友,得到常无晦下狱的消息,想方设法帮常老怪留下一支血脉后裔,隐姓埋名,躲过当年那场灭门惨案。

    后来他战死沙场,大宁朝新立之初,论功行赏,他坚持要受敕封到平潜山。

    些许杂事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告别被勾起陈年旧事一边喝酒一边唏嘘不已的山神爷,三人没费什么曲折,找到细竹山的常青村。

    山中老村占地颇大,村口一座座牌坊依次排列,彰显其深厚底蕴。

    青山绿水,鸡犬相闻。

    徐源长让两人在村外等候,他独自一人走进村庄,出示用小幻术变化的官府身份牌,见到常青村族长竹缵绪和族老竹缵业。

    客气寒暄,茶过三巡。

    徐源长从袖内取出一片玉牌,上面刻写着“道在书中从学立,名传甲第缵宗光”十个字。

    年过花甲的族长竹缵绪接过玉牌,看清上面的诗句,正是他们族谱排行诗的中间两句,笑道:“徐大人有心了。不知大人有甚事吩咐,请尽管开口?”

    竹家扎根平潜县八百余年,耕读传家,走出过不少大人物。

    平波郡、原阳郡各城皆有竹家开枝散叶的后人。

    外人能够弄到竹家谱系排行诗,不足为怪。

    尘世摸爬滚打几十年,老族长见多了世面,每年皆有外地为官的同族远亲前来祭祖,那排场气派得紧,不一样的村前落轿下马,可不怕找上门来的小官打秋风。

    当然能用几两银子打发的事,都不叫事儿。

    徐源长收起玉牌,再次拿出一块黑玉牌子,正面篆刻着“竹山常”三个古体字,雕饰寥寥几株斜竹,背后只有简单“无常”二字,最后一竖如剑刺破到外面。

    老族长接过牌子双手颤抖,翻来覆去观看着这枚老物件,仔细比较一番,与家传典籍中记载的牌子特征完全对得上,连“竹”字的以画代笔细节也丝丝吻合。

    “贵客……请您稍等片刻!”

    老族长和族老两人搀扶着出门,激动不能自己,一路小跑往宗祠冲去,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失踪几百年的“无常”牌出世。

    兹事体大,他们必须要拿着牌子和典籍仔细比对,任何一片竹叶都不能放过,可不容出差池。

    吓坏了一众守在外面的中年和青年男子。

    “快,叫其他族老,全部赶到宗祠,病了的也抬来。”

    “快去啊,傻愣着干甚?”

    “好生侍候着堂屋里的贵客,上最好的茶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