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霹雳雷火从天降,怒发冲冠誓复仇(合章4K4)

    第294章 霹雳雷火从天降,怒发冲冠誓复仇(合章4K4) (第1/3页)

    乌桓人要求撤兵的事情打的张纯是措手不及。

    众人见张纯咬牙不回应,汉鲁王乌延也上前一步,沉声道:

    “张将军,我等虽为盟友,但各有各的难处。

    此次出兵,我乌桓各部已倾尽全力,如今损失惨重,若再不退,只怕乌桓将无儿郎可用。”

    在两位乌桓大王之后,一个又一个的乌桓首领们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要求撤军。

    张纯脸色铁青,如此困难的情况他怎会不知。

    但他自身的骑兵数量稀少,若是失去了乌桓的骑手,他的大军就像瘸了腿的猛虎,或者瞎了眼的雄鹰,会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

    但,纵使再不愿意,他也明白,强留乌桓人已是不现实,只得无奈地点头同意。

    表达了对这些盟友的感激之情后,张纯又表示将发送一些盘缠,允许乌桓人撤离。

    但撤离并不是现在,他不能让乌桓人就这么轻易地在大败之后马上离开,否则他的大营恐怕会瞬间崩溃。

    而且张纯对这些乌桓人还有一点别的想法。

    于是乎,张纯首先给了他们一个下来不用再出战的表态,然后便承诺安排他们择日撤离的事项。

    对此,这些乌桓人最后还是给了张纯一点尊重。

    作为一个合作了数年的盟友,他们也不希望看张纯这么突然就崩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乌桓人也担心,撤离便溃逃,到时候怕是损失更加惨重。

    于是,乌桓人在要求张纯尽快安排撤离后,便转身离开了大营。

    看着那些面色沉重,垂头丧气离开的乌桓人,张纯心中泛起了一丝绝望。

    按说,即便这些乌桓人走了,他也依然有十余万大军,但看着眼前这座平原县城,回想一下今天的战况,张纯竟然自己也心生了三分退意。

    也许,是时候考虑下该怎么体面的撤退了?

    不,还不是时候。

    那叫苏曜的将军和他带领的骑士虽然强大,但到底数量也就那么一点。

    那些人也是一個脑袋两只手,被杀就会死。

    他张纯,还不到绝望的时候。

    这多留下乌桓人几日,也是为了再做那最后一搏。

    他要让乌桓人看看,自己还有机会。

    他还有一个杀手锏没有使出。

    就这时,突然帐外传来一声通报:

    “张将军,发石机的组装已经就绪!”

    “随时都可以发动攻击!”

    听到通报的张纯猛的转身,连道三声“好”字。

    “通令全军,今日些许挫折算不得什么,且好好休整一番!”

    “待到明日,一起出来,看那天降雷霆霹雳!”

    张纯攥紧拳头,听着平原县城那边的欢声雷动,恨声道:

    “苏曜,卢植,还有那昏君皇帝”

    “别以为你们赢了。”

    “尽管庆祝去吧。”

    “这小破县城保护不了你们。”

    “区区个人武勇,在我这天罚之力,根本微不足道。”

    “待得城破之后,我定要会让尔等后悔,自己今日的嚣张!”

    次日,凌晨,反贼卷土重来,发动了一次可怕的夜袭。

    夜色中,平原城的上空被漫天的火球照亮,仿佛白昼一般。

    这些火球带着死亡与毁灭的气息,向着平原城呼啸而去,撼天动地。

    城头上,卢植被那震天撼地的声威惊醒,他望着眼前这一幕,脸色大变。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反贼,居然拉出了此等大杀器!

    发石机。

    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投石车,抛石机或者霹雳车等。

    中国的抛石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

    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炮梢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个炮梢装在一个炮架过,需250人施放。

    而在三国时代,投石车的经典案例则是在曹操与袁绍官渡大战时。

    当时的袁绍占据高地,在营地中垒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迫使曹营中人日常移动都必须举盾而行,被压制的抬不起头。

    而曹操最终则是连夜赶制,修建了数百架霹雳车用以反制,以巨石攻高楼,将其一一摧毁。

    而这里,张纯作为参加过黄巾之乱的老人,又是故中山国相,自然很清楚这一利器的威力。

    为了速攻,尽快破城,在大军围城之后,他便使人倾力打造这些攻城武器。

    为此,他才在拖了这近半月后才侃侃发起攻城。

    张纯本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