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放火烧山,陈大牛变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放火烧山,陈大牛变了! (第1/3页)

    卫渊出征之前,赵祯给工部与军器局同时下了旨意。

    合力建造三百艘战船。

    工部是海忠管事,揽下两百艘战船名额,其目的,是想给卫渊卖好。

    军器局一向都是大周最亏钱的部门,监造百艘战船,还需等户部拨钱,光是流程,就要十天半个月左右。

    估计这会儿才建造一半。

    有工部的两百艘战船,其实倒也足够卫渊去用了。

    只不过,如要建水军,他认为,至少需要上千艘战船。

    两浙、东南一带,有搁置很久的老旧战船,翻新翻新,不是不能用。

    凑一凑,再加上工部与军器局制造的战船,大概能有个六七百艘,足够一支水军的规模了。

    只要建成水军,将来海运这块,无论卫渊在哪,就都能说的上话。

    水军一旦建成,必然是属兵部管辖,而卫渊乃是兵部侍郎。

    再则,待时机成熟,卫渊上劄子,将水军划到马军司麾下,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关于练兵这块,赵祯谁也不信,就只信卫渊。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说,如无我海氏助力,这两百艘战船,不可能这么快就建好.”

    “我”

    海清一脸为难。

    卫渊豁然起身,背负双手,不耐烦道:

    “海家主,本帅今日能坐在这里与你交谈,是在给你面子,本帅希望,你莫要不识趣。”

    “你们海家每年给倭寇那么多银两,都将成为杀向我大周子民的兵刃。”

    “实话告诉你,荡虏军平倭期间,每死一名将士,其背后,都有你们海家的‘功劳’!”

    “而且,你们勾结倭寇这事,海忠海大人,并不知情吧?”

    根据皇城司的情报得知,海家每年给倭寇银两这事,海忠的确不知情。

    而盘踞在海州的倭寇,多半都是由大周山匪假扮。

    实际上,不只是海家在干这种事。

    沿海一带不少氏族,为了不愿被倭寇侵扰,都给过倭寇钱财。

    如今朝廷要平倭,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这预示着,将来不用再给倭寇钱财了。

    他们自然要上赶着捐钱,让工部造船。

    也算是给领兵前往东南的统帅示好。

    海忠管家极严,以海家的门风家世来说,是绝不允许出现勾结倭寇这种事情出现。

    但是不当家不知当家苦。

    海忠的堂弟海清,也是实属无奈。

    “海家主,本帅言尽于此,一盏茶的功夫,本帅要结果。”

    卫渊再次坐到椅子上,悠然喝起茶水。

    海清眉头紧皱。

    良久。

    卫渊将茶杯放下,看向守在门外的亲卫江稷,下令道:

    “告诉陈远之,海州城内外,倭寇、山匪,一律格杀勿论。”

    “与倭寇有染者,按通敌叛国罪论处。”

    闻言,江稷深深作揖,“诺!”

    此话一出,顿时将海清吓了一跳。

    他看到卫渊起身便要走,连忙拦道:“且慢,且慢!”

    卫渊笑道:“海家主想明白了?”

    江稷唉声一叹,“好,两成,就两成!”

    “每年秋时,会将账簿送到忠勇伯府,让伯爷您,亲阅。”

    卫渊大笑道:“这就对了,今后,卫海两家,同进退,共荣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