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八贤王之后,苏州吴王

    第一百八十二章:八贤王之后,苏州吴王 (第2/3页)

贤王的儿子,更不错。

    苏州虽有刺史,但实际当家人,是吴王。

    这些年来,吴王将苏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朝廷无论缺钱还是缺粮,苏州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所以,赵祯对这一脉宗室抱有好感,是正常的。

    “吴王想要见我?可有说什么?”

    卫渊询问。

    可以不给苏州百官面子,但是,吴王的面子,该给的,还是要给。

    毕竟,吴王的影响力,不只是在苏州。

    像是韩大相公等人,也都挺敬重这位老王爷。

    一次富彦国被贬江南,受到吴王的热情招待,富彦国醉酒后,说吴王乃是定海神针。

    有吴王在苏杭,苏杭就乱不了。

    卫渊可不信,一位身怀大才的治国能人,会因醉酒而胡言乱语,可见,那吴王的确是有几分本事。

    “吴王是派亲卫前来送信,这信,末将还未看,请卫帅观阅。”

    说罢,杨怀仁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

    卫渊打开来看,信上的内容也很简单。

    先是对自己毫不吝啬的夸赞一番,又说自个儿乃当世豪杰,他吴王早就有意与其结识。

    并且,将见面的与地点都说好了。

    就在太湖附近。

    有趣的是,吴王在信中明确说,希望卫渊会一人前往。

    “看来吴王已经猜到,本帅是不会去见苏州百官。”

    “他没有阻拦百官差人送联名书信,反而又单独派了亲卫前来,是让本帅不好拒绝他的邀请。”

    听卫渊说到这里,杨怀仁问道:

    “吴王那里,您去还是不去?”

    卫渊将吴王所送之信揣在怀里,打算好生保管,将来或有大用。

    随后,他问道:

    “范纯仁前往两浙时,吴王可见了他?”

    杨怀仁摇头道:“您派给范纯仁的侍卫,日夜都对其监守。”

    “听他们来信说,范纯仁在苏州,只见到了当地刺史。”

    “至于吴王,则是称病在府。”

    卫渊笑了笑,“吴王不见范纯仁,却见本帅,是因为咱们手上有兵权。”

    “范纯仁虽然是东南经略使,主管海运国策。”

    “可只要咱们在东南一日,海运上的事情,就绕不过咱们。”

    “吴王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想要见本帅。”

    毫不违言的说,卫渊如果想要将范纯仁的权力架空,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两浙东南一带的百官,很清楚,该听谁的话。

    不然,指挥不了军队,海上倭寇该如何平息?海运又怎能畅行无阻?

    卫渊只要拖上個十天八个月,那些想要做海运生意的人,就要多亏损几分,甚至是因手上囤积货物卖出不去而濒临破产。

    杨怀仁道:“您是说,吴王也想做海运生意?”

    卫渊笑道:“不然,他堂堂一个王爷,偏安一隅,犯不着与我这个新军统帅相见。”

    藩王勾结军队乃是大忌。

    卫渊没有选择将吴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