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商议婚事,卫渊二次入京

    第二百一十三章:商议婚事,卫渊二次入京 (第1/3页)

    离开东南地界途中,卫渊看了百姓所送之物。

    万民伞、百衲衣。

    这是百姓对于一名地方官最高的赞扬。

    自大周建国以来,卫渊也是第一位收获此荣誉的武将,意义非凡。

    陈大牛等人因此还陆续笑道:

    “大哥,有了这两件东西,回到京城,在官家面前,咱也可以说在东南时做出点成就的了。”

    “没想到,咱们身为武将,也能获此殊荣。”

    “这恰恰证明,大哥在东南所做一切,是有功绩的,是可以看到的。”

    “.”

    唯独卫渊望着这两件物甚陷入沉思。

    一个武将,得到这样的荣耀,真的妥当吗?

    亦或者,需要吗?

    官家知道了会怎么想?

    又该作何解释?

    一向沉稳儒雅的萧逾明似乎看穿了卫渊的心事,问道:

    “将军可是因那两件物甚而生了忧患?”

    卫渊叹道:“从没有武将获此殊荣,我得到了,不见得是一个好事。”

    萧逾明语重心长道:“其实将军倒也不必忧虑,一来您在那些朝中大臣眼里,是儒将。”

    “二来,将军为百姓的确做了实事,也算用心正大,何须在意他人言论?至于官家态度”

    “百姓能对将军您感恩戴德,又何尝不会对下旨开启海运的陛下感恩戴德?”

    闻言,卫渊豁然开朗,萧逾明所言不错。

    只要真是为了百姓做了些实事,也不算受之有愧。

    “你觉得,这是不是蔡襄的意思?”卫渊问道。

    萧逾明一愣,想了些许,点头道:“不是没这个可能。”

    万民伞、百衲衣

    如果这背后,有蔡襄的推动,那一切就都能说清楚了。

    “虽然在东南共事一场,可我与他终究是文武殊途,他这般示好,待有朝一日做了京官,难道就不怕官家猜疑,文臣针对?”

    卫渊又问。

    萧逾明直言道:“大姐所在的盛家,不也巴结您?也不见得影响了仕途。”

    “您身在局中难免不知,其实您并非只是一位勋贵,更是天子近臣,未来辅臣。”

    “那蔡襄没有理由不巴结您。”

    卫渊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自代州去京城时,他近乎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