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对西夏用兵

    第二百三十五章:对西夏用兵 (第2/3页)

?”

    “钦天监根据前朝司天台记载的风云气色之异做过推算,天寒地冻,应始于前朝纷乱之际,至今日更为明显。”

    “不瞒伱说,朕接见夏使,听说西夏受灾时,朕实在过于高兴,这才落此疾患。”

    听赵祯说到这里,卫渊忽然意识到,今年比去年,确实冷了一些。

    始于前朝纷乱之际?

    至今日.

    怎么感觉与明朝末年著名的小冰河时期有点儿类似啊!

    小冰河时期,是农家子的亡命期,也是造反的黄金期。

    吃都吃不饱了,左右都是一个死,干嘛不去造反?

    想到造反二字,卫渊倒是记起‘知否’中扬州一带有反叛军作祟。

    连扬州那种地方都能出现反叛了,其余各州县只怕情况更为糟糕。

    如今,摆在大周眼前的难题也很简单,首先是政治上存在的三冗问题,其次是各种天灾人祸,再然后是外敌环伺。

    值此关头,正是身为武将来说,最好的时代。

    而这个时代正建立在无数百姓的生死之间。

    “眼下辽夏之盟已无可瓦解,官家想要如何针对辽夏两国?”

    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不只是要戍卫禁中,练兵治兵,对于敌国的情况,更是要了若指掌。

    毕竟,他乃大周武将之最。

    针对?

    赵祯想了想这个问题,摇头道:“暂且不予理会。”

    不理会?

    卫渊沉声道:“两国互通有无,他们想要钱粮,迟早会向我大周下手。”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莫过于钱粮之事,而大周内部存在的政治斗争,同样也是绕不开钱粮二字。

    比如文彦博挤走欧阳永叔,并不只是因为‘权势’,而是因为户部掌管天下钱粮。

    可以说,没有一起政治斗争纯属是因为私人恩怨,私人恩怨也不会上升到政治斗争的程度,一切的背后,都与利益钱粮有关。

    卫渊不是文臣,不用去在乎所谓的党争,但他是武将,是殿前司都指挥使,他必须要提防敌国有觊觎本国钱粮的野心与企图,这是他的职责。

    “卫卿所言,朕不是不知,可眼下,朕只想让吏部尽快削减各司官吏,尽可能将冗官之事解决,或者说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赵祯不愿将这些难事留给自己的孩子。

    “官家的意思是,就放任两国之事不管了?”

    古来帝王都希望先平内患再绝外忧,事实是外忧不止内患不绝。

    “卫卿的意思是要伐夏?”

    赵祯微微皱起眉头。

    卫渊道:“至于对夏打两场胜仗,迫使西夏因国内积重放弃与辽国的合盟。”

    “若非伐辽,辽国只会作壁上观,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铁鹞甲胄一事,非同小可,还望陛下明察。”

    赵祯微微摇头,“打赢了还好,可若输了,那代价,你承受得起吗?”

    卫渊道:“只要辽国不插手,以西夏如今的情势,臣实在想不出,我大周有输的可能。”

    行军作战,拼的并非个人之勇,而是整体国家的实力。

    西夏缺粮,这就是他们最为致命的地方。

    一旦投入极大精力到战争中,即使是拖,卫渊也有把握将西夏拖垮。

    如此大好时机,一旦错过,可真就不多见了。

    士大夫们如果需要一个出征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就是辽夏之盟。

    以往与夏国作战时,辽国从不插手,只因辽国实力强横,不惧大周将西夏收拾以后,转而会北上。

    可西夏李元昊自知,倘若燕云十六州真被大周收复了,夏国必然会迎来灭顶之灾。

    “真若讨夏,谁为主帅?最熟悉西夏形势的顾偃开已薨去,你老师已年迈,你又即将为人父。”

    “朕若让你为帅,实在是于心不忍。”

    说到这里,赵祯又咳嗽了几声。

    卫渊紧皱眉头,故作沉思,思虑半晌,开口道:“种世衡之子,延州刺史种谔,此人戍边多年,常与西夏交战,或可为帅。”

    当年西夏建国,李元昊为了让大周承认西夏的地位,遂举兵伐周,导致三川口之战大败。

    此事一直被顾偃开引以为恨。

    此后,赵祯命范仲淹戍卫边疆,由此在边将中挖掘出来不少可堪大用的人才,比如狄青、种世衡。

    范仲淹离开延州之后,种世衡根据他的建议,继续改革边军,最终建立起一支规模约有三万左右的种家军。

    这支种家军的禁军名称为‘康定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