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灌顶,赐字?

    第二百六十七章:灌顶,赐字? (第2/3页)

 嘉佑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吐蕃首领唃厮啰携子董毡抵达汴京。

    韩、文二相与张辅、卫渊等人奉皇命于城外迎接吐蕃使者。

    在他们没来之前,跟随韩章等人前来迎接吐蕃使者的官吏,都忍不住私下里议论起来:

    “官家说,要封唃厮啰为王,不知要封什么王”

    “听说唃厮啰来汴京遇到了变数,西夏都派出了刺客?”

    “李元昊与唃厮啰乃是死敌,说起来,如今西夏部分疆域,曾经都属于吐蕃。”

    “.”

    卫渊也听到了一些,好奇道:“唃厮啰当真遇到刺杀了?”

    张辅小声道:“有惊无险,毕竟,咱们也派出了不少人保护唃厮啰一行。”

    卫渊道:“刺杀一地之首领,这事,也就李元昊这个疯子能做出来。”

    一旦唃厮啰死了,估计整个吐蕃政权,将会与西夏死磕到底。

    “来了。”

    这时,韩章说了句。

    远远地,卫渊就看到吐蕃使团到来。

    文彦博道:“二十年前,唃厮啰来过咱们汴京一次,那次,是为官家灌顶。”

    灌顶是中原人的说法。

    搁在吐蕃人身上,那叫做‘觉醒’,传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的意思。

    有趣的是,卫渊前世现代,有很多人,自称或是上过一些课程,就自诩为是‘觉醒者’,大多数觉醒者是伪觉醒,认为觉醒之后,就高人一等,不似凡人了。

    这完全曲解了觉醒文化。

    卫渊笑道:“这一次,是要被官家封王。”

    其实无论是西夏、辽国亦或者吐蕃,都迫切想要得到中原政权的认可。

    比如说,辽国的皇帝是皇帝,但他们依然乐意被中原政权的皇帝封为王。

    “卫将军,唃厮啰的儿子董毡与你年纪相仿,官家说,要让你负责接待董毡,他是将来的吐蕃之主,你要重视。”

    韩章提醒道。

    卫渊应声道:“请韩相放心。”

    众人言谈间,吐蕃使团已近在眼前。

    韩章与文彦博并肩前去迎接。

    卫渊等人跟在身后。

    待来到使团跟前,唃厮啰稳坐于车辇内,并未现身,

    “有劳诸位。”

    韩章作揖道:“佛子客气。”

    话音刚落,唃厮啰后面的一辆车辇里,走出一名而立之年左右的男子,器宇轩昂,来到唃厮啰车辇前,看向韩章等人,问道:

    “不知那位是阵斩西夏七将的卫将军?”

    卫渊一愣,这‘佛孙’听说过自己?

    他上前两步,拱手道:“见过董毡刺史。”

    几年前,董毡被赵祯封为‘会州刺史’,当然,这也就是个面子上的事情而已。

    董毡站在卫渊跟前上下打量着,“果真有大勇武,更有大智慧。”

    闻言,韩章故作打趣道:“这大勇武我等都知,为何刺史会说,天朝卫将军亦有大智慧?”

    董毡朝着他拱手道:“卫将军若无大智慧,怎会让李元昊割让了贺兰山?那可是一座神圣的山脉!”

    卫渊笑道:“刺史客气了,时辰不早,该进城了。”

    董毡点了点头,看向唃厮啰乘坐的车辇,“父王,是否此刻进城?”

    唃厮啰迅速给出回应。

    董毡大声道:“进城!”

    虽然赵祯还未明确封唃厮啰为王,但人家毕竟是吐蕃首领,是无冕之王。

    在吐蕃百姓心里,唃厮啰不仅是佛子,也是‘王’。

    因此,董毡称呼其父为‘父王’。

    随后,吐蕃使团与韩章等人进城。

    张辅与卫渊并未乘坐车辇,而是徒步,进城途中,前者小声道:

    “唃厮啰已经老迈不堪,此番能来京城,约莫也是耗费了极大心力。”

    “董毡如今已负担起监国重任。”

    卫渊好奇道:“也就是说,如今吐蕃的真正首领其实是董毡?”

    张辅点头道:“可以那么理解。”

    就在这时,坐在马车里的董毡,突然向卫渊说了句,

    “卫将军,能否与我同乘?”

    卫渊看了一眼张辅,经过恩师授意后,卫渊才前往董毡的车辇里。

    临去时,还不忘向张辅说了句,“他们这对父子的官话说得倒是极好。”

    来到董毡车辇中,卫渊好奇道:“刺史为何要让我与您同乘一辆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